(共27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有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激趣导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臧克家:(1905—2004),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2002年10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主要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
初读感知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中国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初读感知
写作背景
自由阅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合理停顿,标出诗歌的小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感知
伟大:
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初读感知
不朽:
情愿:
永不磨灭。
心里愿意。
下场:
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1
2-4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
写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5-7
精读感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精读感悟
结合全文,思考:这两句中出现了两个“有的人”,意思是否一样呢?具体指哪两种人?
不一样。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具体又是指哪些人呢?
分别指反动统治者和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精读感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精读感悟
结合以上所讲,思考:在这里,两个“活”,两个“死”,意思有何不同呢?
前一个“活”—肉体还在,后一个“活”—精神永存;前一个“死”—精神已亡,后一个“死”—肉体不在。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精读感悟
思考:这个“骑”字写出了“有的人”怎样的表现?
“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态。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精读感悟
思考:“给人民当牛马”是对鲁迅的真实写照,你想用哪句鲁迅的话来形容呢?
我好像是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精读感悟
思考: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精读感悟
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
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 冯至《鲁迅》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精读感悟
思考:如何理解这两种人的结局呢?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声早已很臭。青青的野草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的浓厚感情。
精读感悟
思考:诗歌是为纪念鲁迅先生(“有的人”)而写,但为什么还要写反动统治者(“有的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首诗不只是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构成对比。
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
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
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思考: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通过生死价值的对比,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地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袁隆平
王伟
李素丽
大搞科研
兴国利民
关键时刻
勇于献身
全心全意
做好本职
精读感悟
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将是永久的财富,正如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
精读感悟
1
2
懂得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感受并学习了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 )的新车 ( )的神情
( )的礼物 ( )的光芒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喜悦
好看
羡慕
闪亮
课堂练习
2.根据解释写词语。
(1)精神、功业等不磨灭。( )
(2)看中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
(3)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
抬举
不朽
下场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搜集与崇高有关的名言。
作业布置
有的人
活 俯 流芳千古
死 骑 遗臭万年
板书设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朽、情愿”等词语。
2.反复诵读,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3.领会诗歌内涵,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懂得为人民服务将得到永生。
【教学重点】
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同时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对比表达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朗诵法、补充资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鲁迅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了。就是这样一位民族的硬骨头,引领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21·世纪*教育网
“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可是,我们又怎能忘记这样一位民族的英雄呢?十三年后,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今天,咱们一起去学习这首诗歌,认真体会作者所包含的感情。
(板书课题:20.有的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臧克家:(1905—2004),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2002年10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主要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www.21-cn-jy.com
2.了解写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中国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www-2-1-cnjy-com
3.自由阅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合理停顿,标出诗歌的小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1*cnjy*com
4.师播放朗读录音。指名朗读,正音。
5.理解重点词语:
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不朽:永不磨灭。
情愿:心里愿意。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节): 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第2-4段):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5-7段):写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悟。
出示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指名朗读。评价。
(2)结合全文,思考:这两句中出现了两个“有的人”,意思是否一样呢?(不一样)。
2.其实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结合全诗思考:诗句中主要写了哪两种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 21·cn·jy·com
3.“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和给人民作牛马的人”具体又是指哪些人呢?(分别指反动统治者和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2·1·c·n·j·y
4.出示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再次指名朗读。评价。
(2)结合以上所讲,思考:在这里,两个“活”,两个“死”,意思有何不同呢?(前一个“活”--肉体还在,后一个“活”--精神永存;前一个“死”--精神已亡,后一个“死”--肉体不在。)【来源:21cnj*y.co*m】
(3)作者的这种对比的方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爱憎分明。
过渡:这两种人在如何对待人民和人民如何对待他们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去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三)再读诗歌,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1.出示: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思考:这个“骑”字写出了“有的人”怎样的表现?(“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态。)2-1-c-n-j-y
出示: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思考:“给人民当牛马”是对鲁迅的真实写照,你想用哪句鲁迅的话来形容呢?(我好像是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出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思考: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出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是啊,多少人在赞美他,多少人在缅怀他。
资料补充:
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
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 冯至《鲁迅》
出示: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思考:如何理解这两种人的结局呢?(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声早已很臭。青青的野草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的浓厚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四)三读诗歌,学习写法。
1.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2.思考:诗歌是为纪念鲁迅先生(“有的人”)而写,但为什么还要写反动统治者(“有的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这首诗不只是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出处:21教育名师】
3.对比是是整首诗最突出的表达特点。你能找出还有哪些对比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构成对比。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通过生死价值的对比,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地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4.拓展:作者为纪念鲁迅而写这首诗歌,其实也是在赞扬像鲁迅一样的人。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例:李素丽、袁隆平、王伟等)【版权所有:21教育】
(五)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将是永久的财富,正如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去这位领略民族之魂的风采。播放视频。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懂得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2)感受并学习了对比手法的运用。
五、课堂练习
1.写近义词。
(闪亮)的新车 (羡慕)的神情
(好看)的礼物 (喜悦)的光芒
根据解释写词语。
(1)精神、功业等不磨灭。(不朽)
(2)看中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抬举)
(3)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下场)
六、作业布置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搜集与崇高有关的名言。
【板书设计】
有的人 21教育网
活 俯 流芳千古
死 骑 遗臭万年
【教学反思】
《有的人》是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作,诗篇不仅歌颂了鲁迅先生及像他一样奉献精神的人,还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有价值的人。21cnjy.com
这是一首自读课文。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然后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写了哪两类人,再具体分析他们是如何对待人民和人民如何对待他们的。同时,教学时还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于对比的手法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逐步渗透的方式,效果较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有的人》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1)狂wàng( ) (2)保zhàng( ) (3)坚rèn( )
(4)zēng( )恨 (5)kuì( )败 (6)yì( )制
二、辨字组词。
骑( ) 俯( ) 摔( ) 记( )
椅( ) 附( ) 蟀( ) 纪( )
三、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即使……也…… 不但……而且……
(1)( )你骑在人民头上,( )人民把你摔垮。
(2)( )你骑在人民头上,人民( )会把你摔垮。
(3)( )你骑在人民头上,你( )不会得意太久。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俯下——( ) 伟大——( )
不朽——( ) 忘记——( )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中,作者直接引用了鲁迅的诗句“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21教育网
(2)《有的人》一诗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塑造了典型鲜明的诗歌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
(3)《有的人》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4)诗歌是同小说、散文、记叙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
六、文学常识。
(1)《有的人》作者是( ),它选自( ),是一首( )诗。
(2)《论鲁迅》是一篇纪念性的简短的演说式论文,属于( )文范畴。
七、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1.选出朗读时语气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A.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B.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D.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2.诗的第一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人:一种人虽 _______犹 _____,另一种人虽 ____犹 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诗的第二节用一个“________”字,一个“________”字,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21cnjy.com
4.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从鲁迅的名句“ ________”化用而来的。
《有的人》答案21·cn·jy·com
一、读拼音写汉字。
(1)妄 (2)障 (3)韧 (4)憎 (5)溃 (6)抑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本课中重点字词的写法,“抑”字的写法要注意。
二、辨字组词。
骑马 俯身 摔碎 记住
椅子 附加 蟋蟀 纪律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附和俯”,“摔和蟀”。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骑和椅”。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纪和记”。
三、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1)因为 所以
(2)如果 就
(3)即使 也
解析:“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如果……就”表假设关系;“即使……也”表递进关系。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仰起 渺小 腐烂 牢记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3)√(4)×
解析:第一小题中这不是鲁迅的诗句;第四小题中记叙文不属于文学体裁。
六、文学常识。
(1)臧克家 抒情 (2)议论
七、阅读。
1.D
解析:诗歌停顿要有节奏感,同时也要兼顾内容方面。
2.死 生;生 死
解析:从原句中总结出这两个字。
3.骑 俯
解析:两个动词很生动。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