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20-25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2、让学生知道灭火的方法。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与讨论,使学生知道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和达到一定的温度,缺一不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
【三】课前准备
1、课件
2、分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烧杯、蜡烛、酒精灯、铁片、试管夹、火柴。
3、挂图或投影片——灭火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播放书本第20页的视频)一天,妈妈为了做饭给大家吃,油锅烧得太热,居然在锅里着火了,在小明十分害怕的时候,妈妈当机立断拿起锅盖盖上,一阵子就拿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火已经被灭了,小明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带有疑惑,盖上锅盖为什么就能灭火?由此激起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讨论。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缺少其中一种,则不会发生燃烧。这些条件究竟是什么呢?
●让学生讨论与猜测。
●把学生所猜测到的燃烧条件罗列在黑板上。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
实验一:认识燃烧需氧气。
组织学生分别点燃两根小蜡烛,再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小烧杯分别罩住。
讨论:①火为什么会灭了?
②两根蜡烛灭的时间相同吗?为什么?
讲解:蜡烛给烧杯罩住了,与空气隔绝了,其实是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了,当把烧杯内的氧气燃烧完了以后,蜡烛就会熄灭,氧气越多,燃烧的时间越长。
小结:氧气是燃烧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补充说明视频里妈妈用锅盖灭火的原理)
实验二: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组织学生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分别夹着纸片和铁片在酒精灯上试图燃烧。
讨论:燃烧需要氧气助燃,在没有与氧气隔绝的情况下,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呢?哪些物体可以燃烧,哪地物体不可以燃烧。
讲解:通过实验发现纸片很快就能燃烧,而铁片却不能燃烧。说明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的。我们把能够燃烧的物体称为可燃物。
小结:可燃物是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认识课本第21页的可燃物)
实验三:认识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点燃酒精灯,把火柴放铁片的上面再进行燃烧。
讨论:火柴是可燃物吗?有氧气助燃吗?为什么并没有立刻烧起来呢?
讲解:火柴并没有直接接触到酒精灯的焰火,当焰火把铁片烧得比较热的时候,火柴就燃烧起来了。说明可燃物要烧起来是需要一定的温度。
小结:温度了也是燃烧的必要条件。(补充知识:各种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汽油、酒精、纸、棉絮、木材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较高。在比较低的温度时就能燃烧的物体叫做易燃物。)
练习:出示煤炉的插图
①
提问:现在你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②
讨论: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具备的呢?我们还可以结合炉火的燃烧来分析一下:如果不继续往炉里添煤,炉火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可燃物。)如果把炉门关得紧紧的,一点气儿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氧气。)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炉外温度低,达不到煤燃烧所需的温度。)
③
讲解: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们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正确的,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二)、灭火与防火
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也有对人有害的一面,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各种有关火的场景)
介绍各种的灭火器材。
用水浇: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还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用砂盖:利用砂隔绝空气。
用灭火器喷射:喷出的泡沫或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可以隔绝空气。
煤气着火要立即关闭煤气闸门:这样可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严:这样可以隔绝空气,使油火熄灭。
讨论:水的最常见的灭火器材,那么水是否所有的火都能扑灭呢?例如油锅里着火了;电线着火了。能用水灭火吗?为什么?
讨论并交流:你能举例怎样的火用什么样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吗?
2、防火安全教育
我们掌握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将火熄灭。如果火势比较大,要赶快拨打火警真心话,你们知道火警的电话号码吗?不管大火灾还是小火灾,一旦出现就避免不了损失,这样我们不想看到的!那么怎样才能以免火灾的出现呢?
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灾?(阅读第25页的网贴)
3、小结: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既要紧记燃烧的三个条件,不要让它们在我们不需要火的时候出现,又要提高警惕,不要以为小火可以玩,往往火灾都是在麻痹大意中出现的。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觉得学得怎么样?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