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16 13: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学设计(广东版)
第四课:燃烧与灭火
标准内容
注意安全与健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
2.
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把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的能力。
4.
运用自评和互评,学习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
建立尊重事实,逻辑推理应以事实为依据的观念。
设计意图(教材分析)
第4课《燃烧与灭火》是《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探究控制燃烧的方法等活动,学习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和规律,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的。
本课共有两个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活动1通过讨论和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燃烧”
以及“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燃烧”的问题,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哪些是可燃物,理解燃烧需要可燃物,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活动2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盖酒精灯盖和用烧杯罩着蜡烛使燃烧熄灭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维持燃烧的条件,认识燃烧需要空气(氧气),同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在活动的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蜡烛的火焰会被吹灭?力求使学生知道燃烧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接着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尝试设计让木炭燃烧得更旺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可提前准备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木炭在纯氧中的剧烈燃烧,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讨论”和“网上学”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燃烧的原理进行灭火,并学习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的方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流程
实例枚举——分析判断——实验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器材与材料:火柴、纸、布料、蜡烛、烧杯、集取好的氧气、木炭等;
教学媒体:着火、灭火的图片或视频。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熟视无睹,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六年级有六个班,共计有学生400人。
六年级






总计
人数
72人
67人
63人
67人
69人
62人
400人
教学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
出示课本图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photo\\04\\04燃烧与灭火01.jpg"
\t
"_blank )。
问题
锅烧得太热,油着火了,妈妈当机立断地盖上了锅盖,波波不明白,为什么盖上锅盖就能灭火?
目的
引出探究话题。
二、活动一:物质的燃烧
媒体
出示燃烧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photo\\04\\燃烧09.JPG"
\t
"_blank )图片。
问题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思考
思考,并在课本上做记录。
媒体
出示课本图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photo\\04\\04燃烧与灭火20.jpg"
\t
"_blank )。
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哪些可以燃烧,哪些不可以燃烧?
交流
是否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交流看法。
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燃烧需要可燃物。

、活动二:熄灭的原因
出示课件
演示
点燃蜡烛,然后用烧杯罩灭或用风吹灭。
问题
蜡烛是可以燃烧的物质,为什么罩上烧杯蜡烛就会熄灭呢?点燃的蜡烛为什么可以吹灭?
思考
猜想罩上烧杯后,蜡烛火熄灭的原因。
引导
利用模拟实验来探究此问题: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燃烧还能持续吗?
任务
探究蜡烛维持燃烧的条件。
实验
小组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
交流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引导
让学生意识到烧杯罩了蜡烛,蜡烛与外面的空气隔开了,所以空气里面应该有某种物质能支持燃烧。这种物质就是氧气,是氧气在支持燃烧。
归纳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目的
让学生认识到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四、拓展:让木炭燃烧得更旺
媒体
出示课本图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photo\\04\\04燃烧与灭火13.jpg"
\t
"_blank )。
问题
木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木炭燃烧有一个特点,就是燃烧没有木材那么“旺”。如果想让它燃烧得“旺”一些,有什么办法呢?
讨论
分小组讨论,设计使木炭燃烧得更旺的实验方法。
交流
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方法,互相质疑,共同完善实验方案。
演示
运用各小组的方法进行演示,看看能否使木炭燃烧得更充分。
观察
观察并记录现象。
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小结
燃烧有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做很多事情。
媒体
播放“燃烧的条件”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video\\04\\sp2041.wmv"
\t
"_blank )视频。
思考
水为什么能灭火?
引导
水灭火就是利用了水蒸发时吸收的大量热量,降低温度。
媒体
出示灭火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六年级科学A\\html\\photo\\04\\灭火02.jpg"
\t
"_blank )图片。
讨论
灭火的方式和原理。
应用
除了降低温度的方法,还能采用隔绝空气(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用沙埋、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湿棉被盖住火等灭火方法。
五、小结:物质燃烧的条件必需同时满足(1)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可燃物,(3)养气;可燃物才会人燃烧;这三个条件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可燃物就不会燃烧。
六、板书设计:
4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特征:化学反应:发光
发热。
(3)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
②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
③达到可燃物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七、作业布置:
1、请你为运动会设计点火议式;2、请你以“科学用火”、“安全防火灭火”为主题设计一份手抄报;3、根据自己住宅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4、燃烧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表: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熄灭酒精灯
油锅着火
酒精着火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