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16 13: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共1学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
(2)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2.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把科学应用与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的能力。
(4)运用自评和互评,学习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建立尊重事实,逻辑推理应以依据的观念。
【教学重点】
知道燃烧的条件,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燃烧的条件,知道根据燃烧的条件推理灭火的原因。
【课前准备】
蜡烛、烧杯、酒精灯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看图说说发生什么事
2.思考:锅里着火,为什么盖上盖子火就熄灭了 。
活动2【讲授】活动(一):物质的燃烧
1.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燃烧
2.学生讨论根据生活常识举例生活中利用燃烧的地方,填写表格记录。
3.设置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 观察下列物质,思考在通常情况下,哪些物质可以燃烧,哪些不能燃烧 21cnjy.com
4.师生总结可燃烧的物质——液化石油气、火柴、煤、纸张、酒精、木材
不能燃烧的物质——砖块、玻璃
5.进一步提问这些物质的燃烧产生了哪些新的物质,使学生对燃烧中物质的变化加深认识。
6.问怎样才能使物质燃烧起来,使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7.根据前面提到的可以燃烧的物质,结合举例蜡烛燃烧的例子得出可燃物为燃烧的首要条件。
8.模拟实验: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 燃烧还能持续吗
9.学生观察实验,强调注意记录实现现象。
10.
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11.师生一起总结结论:罩上烧杯,蜡烛与空气隔绝,而空气里面有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没有氧气蜡烛就不会燃烧,燃烧需要氧气)21·cn·jy·com
12.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活动3【活动】活动(二):熄火的原因
1.
点燃酒精灯,然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酒精是可以燃烧的物质,为什么盖上灯帽酒精灯就会熄灭呢
3.
猜想盖上灯帽后,酒精灯熄灭的原因。
4.
利用模拟实验来探究此问题: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 燃烧还能持续吗
5.
探究蜡烛维持燃烧的条件。
6.
小组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
7.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8.
让学生意识到烧杯罩了蜡烛,蜡烛与外面的空气隔开了,所以空气里面应该有某种物质能支持燃烧。这种物质就是氧气,是氧气在支持燃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小结: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活动4【活动】安全教育
1.当遇到火情,该如何处理
2.利用灭火原理进行灭火:除了降低温度的方法,还能采用隔绝空气(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用沙埋、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湿棉被盖住火等灭火方法。21教育网
3.拨打火警电话:119
活动5【讲授】全课总结
1.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3.遇到火情,如何灭火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