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4章
燃烧与灭火
在充满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燃烧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生活、生产所需要的能源。我们天天和燃烧打交道,但你是否知道: 1、燃烧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说到火,我们就会想到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燃烧与灭火燃烧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燃烧可以使火箭上太空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害
燃烧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表4—1 物质的燃烧P8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红磷的燃烧 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知道燃烧发生的条件吗?思考下列问题,试着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条件
1、实验一: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实验二:
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燃烧起来了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没有燃烧 酒精易燃,水不能燃烧,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可燃性。 小蜡烛慢慢的熄灭 随着蜡烛的燃烧,会不断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蜡烛就熄灭,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小木条很快就被点燃
小煤块没有明显的变化 小木条和煤块的着火点不同,小木条的着火点较煤块的低,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三就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的燃烧是不是需要这些条件?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下面我们用实验方法来探究。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开水,把一小白磷放入水中,在烧杯口上放一铜片,在铜片的左端放少量红磷,右端放一小块白磷 有什么现象?
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红磷没有燃烧;开水下的白磷也没有燃烧。什么原因呢?解释及结论 :
1).红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左右,而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度左右,所以相同的温度下,白磷能够燃烧起来,而红磷不能燃烧。故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在热水中没有足量的氧气,因此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要有充足的氧气。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通入氧气或空气。热水里本来不燃烧的白磷燃烧起来了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大家看看我来做一个实验呵呵。。。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看看谁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我知道了,物质燃烧都必须具备
(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如何点燃它们? 我知道如何点燃它们,但点燃的方式为什么不同?煤球火柴蜡烛木块 原因:
可燃物的点燃方式:主要是由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接触面积不同,导致点燃方式的不同。
火柴中红磷通过摩擦做功,就能提供引燃所需要的温度;蜡烛中烛芯棉线需要燃着火柴提供热量,才能达到着火点;而木块、煤球就需要更高温度。
给人类带来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火
1、请你通过讯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杂志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将调查结果填在下表,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事例和方法2、请你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将上述灭火方法分类,并说明灭火的原理灭火的主要三种方法如煤气起火,我们应先迅速关闭阀门;森林火灾时,砍一些外围树木,形成隔离带;“釜底抽薪”等 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干粉灭火剂或消防用砂等如吹灭蜡烛,干冰灭火剂
火 灾 分 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 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 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六、灭火器使用要点1、占领上(侧上)风
2、保持适当距离(2~3米)
3、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
4、忌颠倒使用
5、对准火焰根部(泡沫除外)
6、由远及近,水平扫射
7、火焰未灭,不轻易放松压把
8、一经使用,须重新充装拔保险销忌颠倒使用直立使用防冻伤喷向桶壁泡沫勿轻易松手保持一定距离 由远至近/水平扫射站于上风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万一遇到火灾怎么办?灭火?用灭火器吧。
但灭火器那么多种,怎么使用?有什么功能?4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并能从燃烧的条件着手,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知道遭遇火灾时如何进行自救,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于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建立起利用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科学的学习理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初步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主要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
3重点难点
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初步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热点,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点燃仪式。
引题: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开幕式必将成为其中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作为开幕式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环节----“奥运圣火”点燃仪式无疑将成为重中之重。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
活动2【导入】活动探究,求索知新
【活动探究,求索知新】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时“剧烈燃烧”中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提问:你知道燃烧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吗?
归纳:燃烧的定义、特征
【板书】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提问:燃烧既然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燃烧的了解,对燃烧的条件作出你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板书】
3.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总结: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布置任务:我们的假设需要利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我们一起来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教师活动:利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方案的讨论。
【分组实验,观察感知】
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师生共同制定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交流,得出结论】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交流实验结果,并对每一个实验展开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
【改进实验,深入探索】
提问:燃烧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否缺一不可?让我们来用实验验证。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完成以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在铜板上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同样在铜板上,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板书】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突显火灾,引入灭火】
过渡: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人们也会因为用火不当和失控而引起遭难。
多媒体展示一组火灾的图片,显示大火的无情和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教训,突出灭火的重要性。
提问:根据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我们应怎样灭火呢?
【师生互动,一显身手】
场景:教师给出指定的器材,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
随后,交流,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
提问:在刚才这些灭火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可行?
【归纳原理,防火自救】
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
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助燃物(空气、氧气);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提问并根据学案上“问题与探究二”讨论: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
介绍火灾的自救办法,flash演示“火场逃生方法”
【消防安全,防患未然】
利用多媒体、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认识一些和消防有关的图标。
【回顾总结,整理新知】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活动3【作业】作业设计
探究作业:请你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点火仪式
书面作业:请你以“生活中的燃烧”、“科学用火”、“燃烧对人类的影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安全防火灭火”为主题,设计一份手抄报。
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