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食物链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食物链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18 09:26:05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七课食物链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①斑马吃草草被斑马吃②狮子吃斑马
斑马被狮子吃①斑马吃草草被斑马吃吃吃被被吃吃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树汁 蝉 螳螂 黄雀
树汁 蝉螳螂黄雀鹰谁被谁吃?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就像什么?草马狮子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讨论1.每条食物链中的起点生物是什么?
它是动物还是植物?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是什么生物?后面是什么生物呢?
3.以哪一类生物结束?食物链的生物
排列有什么规律?
总结1.食物链通常都是由一种绿色
植物开始的。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
物通常都是植食性动物。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
多数是肉食性动物,以凶猛的肉食性
动物结束。判别下述联系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错误!不是的!也不是!还不是!这才是!你掌握了吗? 稻田里有稻子、鸟、昆虫、猫头鹰、鼠、蛇等6种生物,请写出你所知道的食物链。比一比稻子 虫子 鸟 猫头鹰
稻子 虫子 鼠 蛇 猫头鹰
稻子 鸟 猫头鹰
稻子 鸟 蛇 猫头鹰
稻子 鼠 猫头鹰
稻子 鼠 蛇 猫头鹰
比一比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
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请你思考一下:
松鸡和羚羊为什么会消失呢?假如草地上没有了小鸟……假如草地上没有了昆虫…… 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食物链的断开,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会遭到破坏。保护动物,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作业: 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有关食物链的知识。
让我们和谐相处End课件10张PPT。食 物 链 粤教版六年科学上册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
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里有哪些动物?你能给它们找找食物吗?操


南1、用不同的颜色纸条表示各种的动物及它们的食物;
2、按食物关系把纸条串成环,从绿色植物开始,代表被吃的纸环始终在上面;
3、分工合作:两人写生物名称,一人串纸环,一人做好记录;
4、分享:⑴将串起来的纸环挂在黑板上。
⑵收拾好材料后,参观其他小组的纸环,把你的发现或疑问写下来。分享发现枝叶花蜜树皮果实松鼠鹿熊貂兔鼠鼬蜘蛛狐鹰狼鸟虫蜂、蝶收获7 食物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
2.经历建构食物链等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渗透维持生态平衡的思想教育。
2学情分析
有25%左右的同学知道食物链是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学生对一个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有一种模糊的“吃与被吃”的认识,而对于具体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大多数同学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受到影响,会作用到其他所有的生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建构食物链等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链中动植物间的排序及箭头的指向。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初步感知食物链
1.多媒体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同学们知道刚才的动画片播放的是哪个成语故事吗?(教师相机板书:蝉 螳螂 黄雀)
活动2【活动】寻找、发现——建立食物联系
过渡:中国还有一个俗语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的跟这个成语的意思有相似之处。这实际上是反映生物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什么关系呢?
1.谈话:在这个故事中,谁在吃谁?谁又会被谁吃呢?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把它们的关系连起来吗?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连线:蝉→螳螂→黄雀。
2.这种食物关系完整吗?还缺少谁的食物?引导学生补充完整这条食物关系,即在蝉的前面还有“树”。(教师随机板书:树→)
活动3【活动】交流、分析——建构食物链概念
过渡:大自然中,有那么多的动物,它们究竟都吃什么为生呢?下面我们进入活动1:动物吃什么?
1.让学生认真观察书本45页的图片,找出图中的动物,指名汇报,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动物,一些小动物如昆虫等,学生容易忽略,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
2.四人小组找出这些动物究竟吃什么,并填写好书本45页的表格。请学生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汇报。
3.播放《人与自然》中的一段关于昆虫间吃与被吃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谈其中的食物关系。教师相机板书:玫瑰→蚜虫→盲蛛→虎甲。
4.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把从生活中找到的食物关系填进表格里(表格如下)。填好后请两个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汇报。
5.根据以上两组所填写的表格,谈发现:这些食物关系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结束的?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食物关系都以植物开头,以肉食动物结束。
6.四人小组讨论: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可以分成几类?不同食物类型的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汇报,归纳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三类。
7.教师小结:动物只能从其它的食物中获取营养,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称之为消费者。植物则是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活动4【导入】归纳、整理——完善食物链认识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1.课件出示一片美丽的草原,草原上出示狐狸、鹰、蛇、鼠、兔六种动物。(教师板书:草 狐狸 鹰 蛇 鼠 兔)
2.让一位学生上讲台点击课件,找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台下的学生做小老师。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连线,把8条食物关系用“→”连起来。
3.教师出示根据以上的食物关系制作出来的食物链模型,并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你知道老师是怎样把食物链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先用大头笔把各种生物名称写在不同颜色的卡纸条上,然后认真思考它们的食物关系,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纸条串成环,并连接起来。
4.课件出示活动2要求:
(1)用不同的颜色纸条表示不同的动物、植物。
(2)在寻找食物的关系时,从绿色植物开始。
(3)代表被吃的纸环始终在上面。
(4)分工合作,可以是一个同学写名称,两个同学串纸环,另一个同学用手将纸环举起来。
(小组制作食物链模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请一个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制的食物链模型。
6.这样的食物关系一环扣一环,像什么?科学家形象地将这种关系称为“食物链”。(完善课题:食物链)
7.引导学生观察每条食物链的最上面,发现食物链的共同点:植物都在食物链的开始。
8.提出简化食物链的要求,如兔和鼠都吃草,把兔、鼠与草扣在一起。四人小组合作。
9.请学生上台汇报,然后拉开食物链。提出疑问:如果将每组的纸环上相同的生物合并成一个环,纸环最后会串连成什么?(引出“食物网”)
活动5【活动】拓展与思考——了解食物链若被破坏带来的影响
1.草原上食物链断了的后果。
师:草原之所以美,就是因为草原上的生物都存在着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老师手拿剪刀,做出即将剪断其中一环的动作)假如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分析:如果没有了蛇,会有什么后果?(鹰的食物会减少,可能有些鹰会饿死。)鹰少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兔子就会大量繁殖。)兔子很多的时候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兔子必需的食物草来不及长大很快被吃光了,大量的兔子会饿死。)再这样下去,大自然会怎样?(大自然就会面临灾难。)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自然中生物的关系非常紧密,某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他生物都有很大的影响。任意一环的消亡,都会对大自然造成重大的影响。
2.因此,我们应该怎样做?
3.教师小结: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努力保护生态平衡。
活动6【活动】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活动7【作业】课后练习
观察田野中的动植物,根据这节课所学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画一张田野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