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变废为宝家庭垃圾统计:家庭垃圾统计:你能把它们分类吗?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实验要求:
1,先看清楚有什么实验材料,你需要什么材料。
2,先设计好你的实验方案,按照你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如有需要帮助,请向同伴或老师请求帮助。
4,实验后请填写好实验报告。
5,实验过程会有一定的危险,请你注意安全!讨论:它们经过处理后会变成什么?再后纸的制造生活垃圾的再利用回顾: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13 变废为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2)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进行物质的分类和制造,培养分析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2)意识到环境的保护需要靠大家从小事做起。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我将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实际。通过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难点: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
新设计
制造再生纸,这是一个比较耗时的环节,我通过视频教学,并及时进行讲解,让学生能通过视频学会如何制造再生纸;通过视频了解现实生活中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既能学习相关知识,又能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出示ppt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那么多生活垃圾有什么想法?
预设:A:很多垃圾。
B:回收废品。
活动2【活动】家庭垃圾调查
连续一周对自己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和统计。
了解生活中的垃圾组成和数量。
1,请学生拿出之前布置的作业。(表格)2,集体汇报数据。3,师统计归纳。
经过同学们的调查以及教师的统计得出:
问:你看到这个统计图,有什么感想?
活动3【活动】动手操作,垃圾分类
1,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分类比较恰当。2,出示生活中垃圾的图片。
(1)、先让学生说说这里有哪些生活垃圾。(2)、怎样把它们分类?
3,动手分一分。(小组讨论)
把准备好的卡片分给学生。(卡片上写了各种垃圾的名称。)
小组讨论并把手上的“垃圾”分类。
学生展示分类的“垃圾”
活动4【导入】分离可回收的垃圾
1、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回收普遍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三种。但往往在可回收垃圾里面也包括了好几类垃圾,这个废品回收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再分类。
同学们,你们能设计一个方案来帮忙分离下面的物质吗?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并且分类。
出示待分离的物质。
让学生想办法把这些物质都分类。
预设:A:学生会说有磁铁。
B:用水泡
C:…………
设计方案中关键的两点是利用什么工具分离和分离的顺序,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1)在学生分组讨论及设计方案活动中。
(2)教师指导。
(3)学生做好分类并写好方法并完成P87的表格。
(4)指小组汇报。
(5)围绕分离出来的垃圾展开关于它们的用途进行讨论。
学生围绕下面的图片进行讨论。
(1)回收的垃圾有什么用途呢?他们经过处理后会变成什么?
(2)指名汇报。
(3)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4)A、垃圾再生法:尤其是再生纸的制造不仅大大降低纸的制造成本,保护了大自然,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垃圾焚烧发电法;
C、垃圾堆肥法;
D、垃圾生物降解法;
5、活动4,
制造再生纸(这个环节是课前让学生准备的家庭预习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动手合作完成的。)
通过视频展示再生纸,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步骤,稍微加以解释。
活动5【活动】生活垃圾的在利用
请大家认真思考,既然分类处理后的垃圾都能变成宝贝,那是不是生活中垃圾产生的越多越好呢?(不是)为什么?
通过视频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利用
活动6【测试】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加以组织,学生进一步了解这节课的内容以及所学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