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新人教版(2016)七年级上册2.原始农耕生活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
3、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学习目标 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1)据材料分析你认为原始农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判断“教民农作”,也就是原始农业开始于何时?(1)据材料分析你认为原始农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增多,肉类、瓜果不够食用 (2)根据所学,判断“教民农作”,也就是原始农业开始于何时?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重要农作物:
4. 发展变化: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阅读课文9页分析回答)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水稻、粟小组合作学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请同学们把课文第10页的课后活动第1题做一下)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读图,请填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上的原始居民A:
B:
C: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炭化稻谷骨耜黑 陶河姆渡出土活动时间
距今约7000年活动区域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阅读课文第8页了解)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定居场所: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约七千年前磨制石器、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原始乐器猪自主学习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石器经过磨制,属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石磨盘陶器纺轮粟、菜籽鱼钩石斧西安半坡出土活动时间
距今约6000年活动区域
黄河流域
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小组合作探究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建立县制(3)分析材料结合课文,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距今约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磨制石器(石刀)、耒耜粟猪、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织布、制衣自主学习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畜牲业方面表现)。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手工业方面表现),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汲水器)
尖底陶瓶陶纺轮下面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居住的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一样小组合作探究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主要不同:原始农耕、原始生活
不同原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距今约6000年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课堂小结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学会建造房屋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知道挖井取水
DB巩固所学 高效课堂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种植水稻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食用磨制石器
4、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原因是( )
A 生活习惯 B 地理与气候等自然条件
C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 历史传统
CB请继续完成历史助学上的达标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