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七
年
级
语文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语言技能考查(10
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优雅
瘫痪
憔.(jiāo)悴
取决
B、海鸥
尴.(gān)尬
威慑.(shè)
模模糊糊
C、抖擞.(s u)
分岐
感慨.(kǎi)
黄晕(yūn)
D、拆.(cāi)散
唯恐
搓捻.(niǎn)
混为一谈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正向我们这边走来。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呆了半刻,我恍然大悟,立即以神七的速度飞跑进教室。
D、我想拆撒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用于其他项的是(
)(2
分)
A、我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鸠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换回来。
B、地球是无私的,他慷概地向人类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C、她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D、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
音符的乐章。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见。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她从不打骂我们。
④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
了,她也笑了。
A、 ④
B、 ④
C、 ④
D、④
5、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2
分)
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
C、《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南宋彭城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春》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技》等。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
27
分)
(一)古诗文默写考查(共
15
分,每空
1
分)
6、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万籁此都寂,
。(常见《题破山寺后禅院》)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
(7)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8)
,好知之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9)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0)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1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12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的意思。(4
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尊.君.在否(
)
8、翻译句子。(4
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0、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课内阅读(11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1)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
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
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
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
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
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2)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
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
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
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
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
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5)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6)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
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7)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
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暴怒无常?
。(2
分)
12、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
。(3
分)
13、请分析第(1)段加点部分“悄悄地躲出去”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
分)
14、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
分)
答:
(二)课外阅读(12
分)
金刚糖
林清玄
(1)
路过乡间小镇,走过一家杂货铺,突然一幅熟悉的影像吸引了我。
(2)杂货铺的玻璃柜上摆了一个大玻璃瓶,瓶中满满的糖果,红,绿、白相间,在阳光下
闪闪发亮。
(3)是“金含”!我几乎跳了起来。
(4)“金含”是一种我以为早已失传的糖果,它的形状如弹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颜色如
同西瓜的皮,有的绿白、有的红白的间杂着。
(5)“金含”又称为“金刚糖”,因为它硬如铁石,如果不咬破,轻轻的含在嘴里,可以从
中午含到日落。
(6)“金含”几乎是我们童年的梦,是惟一吃得到,也是惟一吃得起的糖果。一毛钱可以买
两粒,同时放人嘴里含着,两颊就会像膨风一样的鼓起,其他的小朋友就知道你是在吃金含,
站在一边猛吞口水,自己便感觉十分的骄傲和满足了。
(7)爸爸妈妈很反对我们吃糖,绝对不会买糖给我们,所以想吃金含往往要大费苦心。
在野外割牧草时,乘机提一些蟾蜍或四脚蛇去卖给中药铺;或者放学的时候到郊外捡破铜旧
锡玻璃瓶簿子纸卖给古物商;或者到溪边摸纳仔到市场去卖……
(8)由于要赚一毛钱是那么辛苦,去买金含来吃时就感到特别欢喜,好像把幸福满满的含
在嘴里,舍不得一口吃下去。
(9)卖金刚糖的小店就在我去上学途中的街角,每天清晨路过时,阳光正好穿过亭仔脚,
照射在店前的瓶罐上,“金含”通常装在大玻璃瓶里,阳光一照,红的、绿的、白的,交错
成一幅迷人的光影,我有时忍不住站在小店前看那美丽的光影,心神为那种甜美的滋味感动,
内心滋滋的响着音乐。
(10)经过三十几年了,金含的甜美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在那个“残残猪肝切五角”
的时代,因为物质贫乏,许多微不足道的事物反而给我们深刻的幸福。
(11)可见幸福并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对现状的满足。
(12)我花了五块钱向看杂货店的阿婆买了两粒金含,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放入
口中,就像童年一样,我的两颊圆圆的鼓起,金含的滋味依然甜美如昔,乡下的小店依然淳
朴可亲,玻璃瓶里依然有错落的光影,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欢喜。
(13)我踩着轻快的步子,犹如我还是一个孩子,很想大声的叫出来,告诉每一个人:
(14)“我在吃金含呢!你们看见了吗?”
15、作者多次写到装金含的大玻璃瓶,用意是什么?(3
分)
16、请分析第(12)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7、第(4)(5)段对金含的介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
分)
18、结合你的人生体验,谈谈你对(11)段的理解。(3
分)
四、作文(40
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期待,有时也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
种幸福,付出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淡泊宁静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
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的每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姓名。
(3)不少于
500
字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1、B
2、A
3、D(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余三项都是拟人)
4、C
5、A
二、6、(1)老骥伏枥
(2)待到重阳日
(3)但余钟磬音
(4)随风直到夜郎西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人不堪其忧
(7)匹夫不可夺志也
(8)知之者不如乐之
(9)秋风萧瑟
(10)归雁洛阳边
(11)
谁家新燕啄春泥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1)约定
(2)离开
(3)丢下,舍弃
(4)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8、(1)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2)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
大门。
9、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讲诚信(言之有理即可)
三、11、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
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12、母亲自己生病;母亲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子;还要隐瞒自己的病情。
13、母亲的无奈,爱儿子的同时又深深担忧儿子。
14、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残废的躯体不能独自出门欣赏秋景遗憾,对母亲的怀念。
15、描写阳光下玻璃瓶的迷人光影,衬托出金含对孩子们的巨大吸引力,说明孩子们对
金含的喜爱。
16、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有力的表现了作者的幸福之
感,仿佛回到了过去。
17、不可以删去。让读者了解金含,金含是已失传的糖果,是一去不回童年的一个象征,
金含可以从早到晚,在物质匮乏的过去,说明对孩子的重要性。
18、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