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7 14:23:0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文化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1·c·n·j·y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21教育网
【教学重点】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设问: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二、新课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
教师: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欺侮,无数的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志士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在推翻清朝政权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人们的不满,新旧思潮发生冲突。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www-2-1-cnjy-com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教师: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开启的?
学生:经济、阶级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学生:政治: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学生:思想: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多媒体展示
教师: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的是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2-1-c-n-j-y
学生阅读小字课文及插图讲解,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说明在当时的思想界,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  21*cnjy*com
教师:以陈独秀、李大钊、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中动脑筋题:“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探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不屈不挠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
2.新文化运动
教师:什么叫新文化运动
学生:新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学”。
学生:旧文化:主要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多媒体展示)
教师: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复古尊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因此,袁世凯尊孔就是复辟帝制,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师:因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思考,要改变社会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从思想上打破束缚人民的禁锢。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新文化运动的撰稿人
学生: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
教师:新文化兴起的标志
学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多媒体展示
教师:《新青年》的创办。19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他还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多媒体展示)【来源:21cnj*y.co*m】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四提倡: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四反对:反对独裁专制;反对迷信盲从;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教师:“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
“民主”指的是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
“科学”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教师: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对不起,干不了。”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精华:
(1)刚健自强、刻苦勤劳
(2)天下大同、以天下为任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4)天人和谐
(5)“民本”与“德治”
(6)尊老爱幼
糟粕:
(1)纲常礼教“存天理、灭人欲”
(2)“三从四德”
(3)“八股取士”
(4)迷信思想
(5)奴才意识
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媒体展示)
4.新世纪的曙光
(1)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教师:1917年,俄国十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21cnjy.com
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前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后期: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评价:新文化运动
进步性:
(1)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2)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动
(3)又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教师: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广大的影响。
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是其不足之处。www.21-cn-jy.com
四、课堂练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D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政府大搞 尊孔复古
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的是 ( C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一课,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加入视频或图片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爱国意识。21·cn·jy·com
时间:1915年(上海)
标志: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代表:
鸦片战争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内容:
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大旗:“民主”和“科学”
阵地:《新青年》杂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设问: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导入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设问: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经济、阶级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思想: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授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
一些帝国主义者鼓吹,“定孔教为国教”,“对内对外,两无遗憾”。
说明在当时的思想界,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
势力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
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主张“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
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
新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学”
旧文化:主要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二、新文化运动
新授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1.新文化运动的撰稿人
新授
1.新文化运动的撰稿人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他还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新青年》的创办
新授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新授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授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授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授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对不起,干不了。”
新授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刚健自强、刻苦勤劳
2.天下大同、以天下为任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4.天人和谐
5.“民本”与“德治”
6.尊老爱幼
1.纲常礼教“存天理、灭人欲”
2.“三从四德”
3.“八股取士”
4.迷信思想
5.奴才意识
精华:
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授
1.传播马克思主义
四、“新世纪的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后期内容
新授
新授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
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由今以后,到处可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20世纪初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
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1.性质
前期: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文化运动
后期:
新授
进步性:
1.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2.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动
3.又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评价:
新文化运动
新授
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授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是其不足之处。
总结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政府大搞 尊孔复古
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 )
D
练习
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 )
C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新文化运动
时间:
标志:
代表:
内容:
性质:
大旗:
阵地:
1915年(上海)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杂志
板书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文化运动》练习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其目的是(  )21cnjy.com
A.大力宣传儒家学说 B.实现独裁和专制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反对封建专制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驱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4.书籍和杂志是思想的载体之一。下列书籍和杂志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思考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向何处去” B.“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C.“民主、共和” D.“社会主义能否救中国”
5.2010年10月22日中广网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报道:明天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叔同——弘一大师(如图)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与弘一大师所作贡献相同的历史人物还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胡适  ④孙中山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21教育网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7.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的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8.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李大钊烈士临刑前对行刑官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为宣传他所信仰的主义,李大钊创办了(  )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民报》 D.《庶民的胜利》
10.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1.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 21·cn·jy·com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13.C.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14.距今年100周年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二、简答题
14.列举新文化的代表人物?


3、材料分析
15.某历史课本剧中有一场景如下:191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某天,陈独秀挥舞《岩声》,向青年学生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 对该场景小历和小史有不同的看法(如图),谁的看法是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材料分析
材料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材料二:《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中,陈独秀提出“必排孔教”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青年》的创办开启了什么运动?
(3)你如何看待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一运动。
《新文化运动》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大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出自李大钊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论文,故选择答案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C
4.A
5.A【解析】题干中的三部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或杂志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B、C、D都没有体现三者的共同之处。
6.B【解析】依据材料“一曰人权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曰生物进化论”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力推崇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A、D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C结论不符合陈独秀的主张。
7.D
8.C【解析】福泽谕吉主张“首先变革人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依次对应的应该是思想解放、政治变革和创办实业等。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洋务运动属于“有形的物质”类、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属于“改变政令”类,而新文化运动属于“变革人心”类,故选C。
9.B
10.B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主要考察1912年元旦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此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正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情况。A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应为1900年左右。C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多为一战期间的。D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2·1·c·n·j·y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所以答案选A
12.D
13.B
二、简答题
1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三、材料分析
15.错误:小历(或小历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误。(2分)理由:陈独秀是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进行宣传的,课本剧中“陈独秀挥舞《岩声》”不符合史实。(或答《岩声》出版于1923年,陈独秀1917年挥舞《岩声》不符合史实。)(3分)2-1-c-n-j-y
16.(1)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21*cnjy*com
(2)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作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