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仁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仁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6 15: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仁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当你打开试卷,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记住自信、沉着、细心。请相信自己!
本卷满分是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书写卷面情况,将作为评分的一项重要依据;答题前请认真审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题含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
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
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
C.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
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A.中国作家莫言、屠呦呦分获诺.贝尔奖后,参观他们旧居的人络绎不绝。
B.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影帝冯绍峰影后许晴,他们分别在《狼图腾》与《老炮儿》中的表演都美轮美奂,令人拍手叫绝。
C.铸剑为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可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政客却倒行逆施,妄图通过购岛实现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这其实是自欺欺人。  
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中国杭州G20会议,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多边发展合作进入崭新时代。  
B.里约奥运中国女排逆境中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夺冠的精神正在逐渐被弘扬和发掘。
C.只有不断改进创新,多开展像“唱红歌,颂祖国”歌咏比赛一样的活动,就能更受师生们的欢迎。
D.央视汉字书写大赛节目的播出,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⑤这种怃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
6.下列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是《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创作的一部作品。
B、“盖大苏泛赤壁云”是微雕主题,《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的魏学洢,他的代表作是《虞初新志》。
C.新闻(消息)文体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倒金字塔结构式”是其最大的结构特点。
D.格律诗八句四联的名称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的演化与格律诗有关。
7.根据提示填空。(每题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崔颢《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
(4)《大道之行也》中概括描绘大同社会主要特征的主旨句是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名句是
《石壕吏》中渲染县吏如狼似虎蛮横气势的句子是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2016中国·姚安荷花节,游千年古镇,赏万朵荷花。姚安有“荷城”的美称
,请写出两句赞美莲称颂家乡的古诗文名句
二、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分)
8.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9.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概括这则新闻所述的主要信息。(2分)
2014年10月24日,云南省教育厅在官方网站公示:决定对云南省现行中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从2016年起(2015年考生仍沿用原先制度),中考录取总分由原先的11科750分调整为13科600分(不含政策加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科各120分;物理80分,化学、体育各50分;历史、思想政治、生物、地理、信息技术卷面60分以上记10分,低于60分,四舍五入计算,如卷面成绩56分记6分,42分记4分;美术、音乐合格各记5分,不合格、补考不记分。每年6月28日至6月30日统一考试。另注明每年7月1-2日,为信息技术考试时间,体育考试安排在初三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学校考试与考查科目安排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可见这次的改革对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进行了调整,突出语数英三大主科地位,副科分值大幅缩减。本次考试改革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初衷要求是:突出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请概括这则新闻所述的主要信息:
10.我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以内)(2分)
请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2分)
三.阅读题(42分)
(一)古诗词赏析:(本大题含11~12小题,每题2分,合计4分)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景色。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背影〉〉选文
(本大题含13~16小题,每题2分,17题3分合计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13.(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___处。
1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所用的两种主要描写方法是

15.“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3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桃花源记》选文
(本大题含18~22小题每题2分,23题3分,合计13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8.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
——访问桃花源——
19.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0.文段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①: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
21.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 谈谈你的理解。
2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23.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描述来。(限60字以内)(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8题。(14分)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1)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2)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心里既嫉妒又眼馋。
(3)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戗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4)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丢了东西似的。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
(5)第二天上学,斑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备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

(6)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7)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
(8)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9)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
(10)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
不是很好吗?”
(11)他摇了摇头。
(12)主持人又说:“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13)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
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沭浴着温暖的阳光……”
(14)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都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旦打开味道就淡了。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
(15)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她已于三年前病逝。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
24.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3分)
25.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26.第④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27.请筒析第(15)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
28.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写作部分(50分)
29.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都会评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固然震撼人心,但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身影、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瀑布、席慕容的那枚小小的贝壳、沈石溪笔下为了延续种族生命而献身的老斑羚等,同样会拨动人们的心弦。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把“
拨动了我的心弦”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严禁抄袭;(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仁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8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第6题6分,共20分)
1.D
(A.悚sǒng谬miù溃kuì当dāng
B.塞sài骇hài歼jiān
C.俨yǎn咽yè诘jié差chāi)
2.D
3.B
4.D
5.B
(理由是:按文意结构由整体到局部顺序排列)
B(明朝末年的魏学洢,《虞初新志》不是他的代表作,而是清代张潮编辑的。)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或者填:天下为公)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符合题意要求即可。例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秋风静芙蕖,新荷弄晚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日两边开。”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二、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分)
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正中,大小适中,无错漏。
这则新闻所述的主要信息是:云南中考改革方案公示:语数英主科地位突出,副科分值大幅缩减。(意思对,能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答案统一。)
(1)例如:①与经典为伴,为人生奠基。②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③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异的幻境。
三.阅读题(42分)
(一)古诗词赏析:
11.望

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1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二)〈〈背影〉〉选文
13.d
,c
;[丙]
14.外貌(肖像)描写,动作(行动)描写。
15.
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怕父亲累着,体贴,心疼父亲。
16.
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17.
扣住要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母爱是伟大的,但伟大的母爱不等于溺爱,过分的爱会失去孩子,会……
与文中的父爱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桃花源记》选文
18.
发现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19.
①古义:指道路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20.
借代的修辞;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得、落英缤纷、黄发垂髫、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不值一提。(写出两个即可)
21.
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22.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23.自选角度,以“心中的梦想、愿景、理想”为中心来谈,扣住要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8题。
最初的温暖
24.(1)强调了男孩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性。(2)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成为全文的感情线索。(3)揭示了文章的主题。(4)标题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25.因为自卑与嫉妒,对同桌太不好了;但她却不记恨,还来不及向她道歉。(有“后悔、自责、遗憾、歉意、伤感”等意思,答对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6.为主持人的出现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意思答对其子一点即可)
27.交代文中那封信的来历,为文章画上完整的句号;使文章产生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
28.真善美是美好社会和人生的动力,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品德要学会珍藏美好,传递爱心。(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部分(本题满分为40分)
29.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把“
拨动了我的心弦”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1、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⑴内容(15分)
一类:(12—15分)立意新颖,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二类:(9—11分)立意较新,切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
三类:(8—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
四类:(5—4分)与题意有联系,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五类:(3—0分)文不对题。
(2)表达(20分)
一类:(15—20)语言流畅,表达方式得当,构思巧妙,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二类:(10—14分)语言通顺,表达方式得当,条理较清楚,结构较严谨。
三类:(7—9分)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表达方式基本得当,条理尚清楚,结构
基本完整。
四类:(4—6分)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得当,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五类:(0—3分)语无伦次,结构残缺,不成文。
(3)、卷面评分标准:(5分)
书写认真流畅,字体美观,卷面整洁者得5分,字迹潦草,有乱涂乱改现象酌情扣分。
说明:(1)学生作文必须突出文体特点,否则酌情扣分。(2)没有标题减2分,三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3)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字,表达一项四等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