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6 19:49:46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一单元第2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济南的冬天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1.作者名片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  2.背景介绍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六节。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1.正音辨形
贮蓄(  ) 宽敞(  ) 着落(  )
看护(  ) 水藻(  ) 镶边(  )
发jì(  ) 绿pínɡ(  ) jī(  )肤
地tǎn(  ) 伦dūn(  ) xiá(  )窄
答案:zhù chɑnɡ zhuó kān zǎo xiānɡ 髻 萍 肌
毯 敦 狭﹒﹒﹒﹒﹒﹒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2.据义填词
(1)     :(天空)晴朗无云。
(2)     :安静而舒适。
(3)     :灵活而不可捉摸。
(4)     :清秀;(言谈、举止)文雅;(器物)小巧灵便。
答案:(1)响晴 (2)安适 (3)空灵 (4)秀气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3.走进文本
(1)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答案:温晴。
(2)本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一主线,紧扣着“山”
和“水”,铺展了三幅淡雅的山水画。这三幅山水画分别是:
      、      、      。
答案:小山摇篮图 雪后初晴图 空灵水晶图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1.欣赏冬景
(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答案: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山包括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的远山;水中景物包括绿萍、水藻和绿柳。
(2)课文第4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答案: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雪后山景“妙”在雪色、雪光、雪态。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3)济南冬天的水有怎样的特点?从哪句话能够看出?
答案:暖: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清亮:由澄清的河水……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知识链接】
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2.品味语言
(1)妙用词语,一字传神。
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答案: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读一读,找一找 你还能找出哪些具有一字传神之效的典型词语?请具体分析后和同学交流。)
【备选例句】
①“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一句中,“暗”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暗”字非常准确地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句中,“镶”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镶”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③“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中,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④“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句中,“顶”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2)巧用修辞,语言优美。
①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答案:作者把夕阳下粉色的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与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表达出作者对济南雪后山景的喜爱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②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答案:“水晶”喻指蓝汪汪、清亮亮的河水和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清亮、晴朗。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读一读,找一找 你还能找出哪些优美的语句?请具体分析后和同学交流。)
【备选例句】
①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答案: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水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水的赞美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的清亮的特征。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3.体味情感
作者对济南的情感,可谓情真意挚,请结合语句,仿照参考示例,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示例: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点拨:
赏析: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强烈的喜爱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一试身手: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答案:创设了优美的意境,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答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草色、雪色交映的景象比作美丽的花衣,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无比喜爱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 学习本文过程中,灿烂阳光(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和群友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也参与讨论吧。
灿烂阳光: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做结束语,有何妙处?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晴空一鹤:文章以“济南的冬天”做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喜爱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蓝色季风:结尾句的含意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_________”的特点,以_________、
___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感情。
答案:温晴 山 水 热爱祖国河山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解释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②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
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QQ350234867“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的冬天·同步训练
1.填空题
①《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填空)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____立? 水zǎo?____? chéng?____清? 宽chǎng?____
3.解释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②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
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
?
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文后的问题。(2002年鄂州市)
塞外怀古
[1]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怎样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谓荒凉寒苦并不如传闻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①]以后,景象有点两样了,黄沙白草,风日惨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遥天无际。南天可不同了,祁连山像一道高墙,自东而西,连绵不断;不分冬夏,顶上常是积雪皑皑。人说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远远望去,也真像有琼楼玉宇在其中隐约闪现。沿着公路的南边,可以看见无数的土堆子,有的延长好几里,有的是一个大墩子旁边连上几个小墩子。这种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额济纳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几乎随处都是。这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城和烽燧的遗址,有名的汉唐西部长城,就在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时候,曾在酒泉一座破败的墩子上了望。已经傍晚了。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还有簸箕那么大。血红带黄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围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黄色。一个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遥远的天际看着看着,就随人冥想[注②]中去了。俨然如在汉唐当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许是人家,也许是戍边将士的营房,房顶上正炊烟袅袅。放在外边的马群和羊群先后回来了。鸡鸣犬吠以及小儿喧笑的声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楼柱完好,雉堞无恙;几个烽哨正在上面聚精会神的望着西边和北边,希望有平安消息到来。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人从少年转到中年,老年,也许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们从来不颓丧,也从来不堕入幻想。只凭着他们的结实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争。敌人和自然败了,他们胜了,他们的西陲也固若金汤了。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石火般一转眼过去了。这些人依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废墩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燧城堡,照旧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的怒吼,而它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
注:①酒泉:与玉门、阳光、敦煌相邻,均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一带。②冥想:深沉的思考。
(1)(3分)第[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堕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作者“冥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作者在第[2]段文末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运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分)当看到酒泉这地方“随处都是”汉唐时期的烽燧、废城等遗址时,有人突发奇想,觉得这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尤其是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古丝绸路上。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
现在,请你依据《塞外怀古》一文中相关的材料,为新建景区写一份“景区简介”,以供景区对外宣传和游客参观用。200-300字。
提示:可以z适当融合、补入文章以外的和你想象的相关内容。
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老舍? 舒庆春? 舍予? ②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伫? 藻? 澄? 敞
3.①晴朗无云,阳光刺眼;②空幽神奇,透明无色
4.拟人? 拟人、比喻
5.考查的是古诗词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平时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有意的将它们进行归类。写雨的诗句如:小楼一夜听春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6.第(1)题:戍边将士在边关的生活;戍边的情景;他们与敌人和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加以分类概括即可。? 第(2)题:是戍边将士在保卫边疆中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引起作者深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此题揭示的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精髓。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才能有所收获。? 第(3)题:作者用西北的土墩子抗击风沙、屹立不动的特征来象征守边军士具有的坚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献身精神。(大意)象征手法常常是用一种事物来象征某类人或某种精神。? (4)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答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方位介绍;②景物介绍;③原文中未提及的外在相关内容的补入。对原文材料的再造运用是否充分、恰当给分,但不依顺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济南的冬天》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2、教师准备:PPT课件 flash示范朗读文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PPT展示)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FLASH动画朗读),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PPT出示)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书写回答]
  [PPT明确]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研读与赏析
  ①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PPT出示)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地形图]
  [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②自由探究
  [问题组]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PPt出示朗读要求]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明确]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体验与反思[PPt出示]
  ①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③延伸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课件20张PPT。济南的冬天老舍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济南的冬天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第一课时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 《龙须沟》 《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知道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赋予景物的深厚感情。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
3、学习本文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4、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情景交融)。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听示范朗读:
1、注意生字词
2、思考: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我会聆听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济南( )着落( )
宽敞( )贮蓄( )
澄清( )暖和( )
发髻( )水藻( )
看护 ( ) 薄雪 ( )
jǐ zhuóchǎngzhùchénghuójìzǎobáokān我会注音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我会解释——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这里指温和,合乎人心意——很明亮响亮慈善
秀气
—清秀,这里指美丽而柔弱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自由朗读,边思考: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会思考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读思议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喜爱作者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对比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一、朗读课文,思考:1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1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2-6)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无风 响晴 温晴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6)山(2-5)喜爱 赞美绿萍
水藻
垂柳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我会分析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光,又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2、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可爱 、充满温情阳光朗照下的山城外远山—卧 (小水墨画) 素淡雅致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薄雪覆盖下的山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薄雪露粉色 ( 害羞 )全白(镶银边)白雪黄草(穿花衣)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高低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读思议说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温暖、可爱秀气、美丽素淡、雅致 冬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绿萍、绿水藻、绿柳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清”——冬水清澈透明“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衬托水的绿)冬水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读思议说 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水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绿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济南的冬天——宝地山阳光普照的小山——温暖薄雪覆盖的小山——秀气。城外远山——淡雅水澄碧的水—暖、绿、清温晴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思考第4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l)妙在雪色;(2)妙在雪光;
(3)妙在雪态(l)比喻????(2)拟人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课件12张PPT。济南的冬天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第二课时二、研读2—6段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光,又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2、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 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4小节第6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对水色的描写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 第4段和第6段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薄雪覆盖下的山 水色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我会品味比较下面几组语句的优劣,说说好在哪儿。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
天也特别暖和运用了比喻、拟人,把山写得小巧秀丽,充满温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粉色。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拟人手法把薄雪写得情态可掬。拟人,使水有了灵气,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孕育着的朦胧春意。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写作特点:1、善用比喻和拟人,给人美感。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我会总结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赞济南冬天之美,抒作者喜爱之情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仔细观察能绘形用心揣摩能显神情感投入能感人我会说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我会做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
3、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 四 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
老舍舒庆春舍予温晴北平伦敦热带阳光朗照的小山薄雪覆盖的小山城外远山澄清碧绿的水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 我会写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2018/10/25巴州区大和小学 陈海滨 35023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