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东汉的兴亡》课件(22张ppt)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东汉的兴亡》课件(22张ppt)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6 16: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乐此不疲 披荆斩棘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大赛你知道这些成语的出处吗?东汉的兴亡第13课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的建立;
2、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
3、知道东汉衰亡的原因。斩荆棘
光武中兴重振大汉第一篇章西汉王朝王莽
篡政东汉王朝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开始逐步丧失威望。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公元25年刘秀
光武帝洛阳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
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合作探究戚宦争
黄巾起义汉室危急第二篇章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哪些问题?“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汉顺帝末年的一首童谣这些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失败影视剧中的张角西汉王朝王莽
篡政东汉王朝军阀
割据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当堂小结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A训练反馈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D训练反馈3.灭亡西汉的是( )
A.刘秀
B.张角
C.王莽
D.王匡C训练反馈完成历史助学58页
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