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桥之美
教学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里。
过程和方法目标:
2、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指引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中形象优美的语句。
教学难点: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前准备
学生:?1.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2、思考课后练习一,有书面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桥“美”
1、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优美画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2、师问:看了图片后,给人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师引入: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桥之美》,去听听画家吴冠中先生是怎样告诉大家这个答案的。
(二)感知桥“美”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默读要求和思考内容:
默读要求:
(1)集中注意力默读,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不发出声音来读。
(2)对默读的内容要进行最大限度的记忆。
(3)学会在关键的地方作记号。
思考内容:
(1)作者眼中的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的美,作者主要举了哪几个例子?
(三)赏析桥“美”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自由朗读。
2、用优美的语言与同桌互相描绘一下自己选择的这一幅画面。
3、全班交流。
(四)探究桥“美”
1、从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对桥的描写优美的语句,小组内诵读交流,并理解其蕴含的情味。
2、全班交流,并且选择好的段落或句子全班朗读。3、归纳一下,从文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审美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整合桥“美”
1、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了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与《中国石拱桥》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3、让学生欣赏《江雪》的flash动画,用所学的审美原则谈谈画中的意境美。
(六)总结桥“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去领略了桥的风采。我们学了文章,学习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吧!
学生齐读:用心感受,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结束教学。
(七)布置作业1、课外练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所见过的最美的桥。
2、完成《顶尖》并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桥之美启发: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六、教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