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C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烂漫(màn)
匿名(ruò) 庶祖母(shù)
B、吊唁(yàn)
荒僻(pì)
眼翳病(yì)
C、不逊(sùn)
禁锢(gù)
文绉绉(zhōu)
D、诘责(jié)
箱箧(xiè)
取缔(d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愧作
和蔼
烦躁
噩耗
B、狼籍
惧惮
尴尬
呵斥
C、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瓦砾
赋闲
伎俩
肿胀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典质(抵押)
触目伤怀(心)
寡不敌众(敌人)
B.滞笨(不灵活)
微不足道(细小)
长途跋涉(踩踏)
C.仄歪(不正当的)
情有可原(原谅)
锐不可当(抵挡)
D.惊骇(害怕)
张皇失措(安排)
情郁于中(积聚)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王》一文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B.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主体、结语是一般新闻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7、默写(10分)
(1)、
,不必为己。
(2)、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
(3)、
,北风江上寒。
(4)、无丝竹之乱耳,
。
(5)、常恐秋节至,
。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望岳》中的颈联是:
,
。
(8)、《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综合性运用(6分)
8、在“读资讯,晒感受”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听到如下内容:
2014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滴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书窗”的意境。
接着,全班同学就“三联书店创办北京首家 24 小时书店”畅所欲言,其中几位同学说的话深得大家的赞许!设想你就是发言者之一,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3分)
9、名著阅读。(3分)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文中记述了作者儿时因
而遇到父亲的阻难,含蓄地批判了
。
三、文言文阅读 (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⑤无论魏晋(
)
翻译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 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再寻桃花源
1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分)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老王》片段,完成15--19题(1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5.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
16、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选文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作者为什么说“多得数不完”?(3分)
18、“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 (2分)
19、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可他为什么又收了“我”的钱?请你揣摩一下老王当时的想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写一段心理描写。(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15分)
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 ”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 ”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20、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2分)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
主要内容
A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A:
B:
21、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2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23、选文第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24、选文第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2分)
25、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3分)
五、作文(30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试卷(C)
一、1、B
2、D
3、D
4、C
5、B
6、C
7、(1)力恶其不出于身(2)欲济无舟楫(3)木落雁南度(4)无案牍之劳形(5)焜黄华叶衰。(6)芳草萋萋鹦鹉洲(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8)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8、示例: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深夜书房”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解析:只要围绕读书好,读书的作用答,扣住“24小时书店”,语言凝练,有内涵即可。
9、《五猖会》
盼望观看五猖会
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三、10、D
①鲜艳美丽
②整齐的样子
③沿、顺着
④随即,不久
⑤不要说,更不必说
12、略
13、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14、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四、(一)15、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送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
16、 “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17、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格,这情意是无法计量的
18、我具备人是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德
19、围绕:平素的交往中老王了解我的善良与没有恶意,因此才收了钱。
(二)、20、A.“我”和父亲遇雨受阻。
B.
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
21、环境描写,交待云多雷响的天气,预示大雨将至;烘托“我”焦急的心情;为下文走路艰难作铺垫。
22、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黑夜里马灯的明亮。
23、插叙: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的原因。
24、突出打马灯男人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表达“我”对他的同情和感激。
25、线索,象征打马灯男人美好的心灵,突出灯光带给“我”的温暖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