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小公倍数
课题 最小公倍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 11 课时(共 16 课时)
教学目标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求出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主要教法 启发 谈话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观察 总结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教学后记
一、复习巩固
1.提问: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是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填空:
① A=2×3×5
B=3×5×7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② A=2×2×5
B=( ) ×5×( )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2×5×7=140
3.用不同的方法求24和32的最小公倍数。
4.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3和4 3和5 4和9
3和6 8和4 3和9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探索研究
看复习的第4题。
(1)先让学生用上节课学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观察结果:通过这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如果两个数互质,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相乘的乘积;如果两个数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尝试练习:做教材第69页下面的“填一填”。
四、课堂实践
1.填空 。
A=2×3×5 B=2×3×7
A和B的公有的质因数有( )。
A独有的质因数有( )。
B独有的质因数有( )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强调 :说说最大公倍数和质因数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数和质因数有什么关系。
2.用你喜欢的方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2和54 60和70 26和39
3.直接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5 24和6 48和24
9和11 4和9 36和72
4.一个数用3和15除,正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几?
5.思考:从元旦小明的妈妈起总是上2天班休息1天。爸爸总是上3天休息一天。想一想爸爸、妈妈第一次同时休息是几月几日?
五、课堂小结:谈谈自己本课的收获。
六、课堂作业:做练习九的第2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