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17 15: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高二化学(理科)
(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
C.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2、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Ag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⑤可用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⑥可用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A.①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⑥
3、下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B.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4、含20.0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5、下列因素中,对发生在溶液中且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不产生显著影响的是(

A.温度
B.反应物的性质
C.浓度
D.压强
6、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增大盐酸的浓度
B.用铁粉代替铁片
C.增大压强
D.提高反应的温度
7.已知(l)
=H2O(g)
△H1=a
kJ·
(2)
=2H2O(g)
△H2=b
kJ·
(3)=H2O(l)
△H3=c
kJ·
(4)
=2H2O(l)
△H4=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a=b<0
B、b>d>0
C、a<c
<0
D、2c=d>0
8.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9.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
+
3H2(g)
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1
mol·L-1·min-1
B.υ(N2)=0.2
mol·L-1·min-1
C.υ(NH3)=0.15
mol·L-1·min-1
D.υ(H2)=0.3
mol·L-1·min-1
10.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铝热反应
B.干冰气化
C.燃放爆竹
D.Zn粉与盐酸反应
11.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是石墨电极。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为负极,b为正极
B.
c为阴极,d为阳极
C.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电解过程中Cl-浓度不变
注:(以下12-18题供1.3班学生作答)
12、(1.3班学生作答)下列变化过程中,<0的是(

A.反应生成
B.氯化钠溶于水中
C.
D.干冰的升华
13、(1.3班学生作答)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存在于(

A.、、中
B.

C.、中
D.、中
14.(1.3班学生作答)
14.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像的正确的判断是( )
A.T1>T2,ΔH>0
B.T1>T2,ΔH<0
C.T1<T2,ΔH>0
D.T1<T2,ΔH<0
15.(1.3班学生作答)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N2
+
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16.(1.3班学生作答)
15.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W
+
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Z、W皆为气体
17.(1.3班学生作答)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
+
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的气体体积占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8.(1.3班学生作答)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C.混合气体的密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注:(以下12-18题供2.4.5班学生作答)
12.(2.4.5班学生作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Cl(aq)
+
NaOH
(aq)
=
NaCl
(aq)
+
H2O
(l)
△H

0
B.2CH3OH
(l)
+3O2
(g)
=
2CO2
(g)
+
4H2O
(l)
△H<
0
C.2FeCl3(aq)+Fe(s)
=
3FeCl3(aq)
△H

0
D.2H2
(g)
+
O2
(g)
=
2H2O
(l)
△H

0
13.(2.4.5班学生作答)将X、Y、Z三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Y相连时,电流由Y

Z;Z、X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
X>Z>Y
B.
Z>X>Y
C.
X>Y>Z
D.
Y>Z>X
14.(2.4.5班学生作答)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
放出氧气50
mL,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
)
A.10
B.250
C.50
D.25
15.(2.4.5班学生作答)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下降的是(

A.KCl
B.CuSO4
C.HCl
D.H2SO4
16.(2.4.5班学生作答)已知反应X
+
Y

M
+
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Y的能量一定高于N
B.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17.(2.4.5班学生作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1+Q2>Q3
B.
Q1+Q2>2Q3
C.
Q1+Q2<Q3
D.
Q1+Q2<2Q3
18.(2.4.5班学生作答)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
A.
(NH3)
=
0.010
mol/(L·s)
B.
(O2)
=
0.0010
mol/(L·s)
C.
(NO)
=
0.0010
mol/(L·s)
D.
(H2O)
=
0.045
mol/(L·s)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理科)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填空题(共36分)
19.(10分)在一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g)和y
mol
I2(g),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
2HI(g)
△H<0。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充入更多的H2

④扩大容器的体积
;⑤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0.(2分)键能是断裂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g)
+
3H2(g)
2NH3(g)
ΔH
=
—92.4
KJ/mol,
则N≡N键的键能是_______
____
KJ/mol

21.(4分)(1)在25℃、1.01×105Pa条件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H=+56.7
kJ·
mol-1能够自发进行。从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从反应前后的熵值看,反应后的熵值_______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2.(4分)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O2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
T/℃
30
40
50
生成NH3量/(10-6
mol)
4.8
5.9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3.(16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C1
、C2均为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锌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石墨棒C1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A)
(B)
_
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减小______g,A池中溶液的质量变化_
__
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_
___g。
三、实验题(8分)
24.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其原因是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ΔH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
kJ/mol,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四、附加题:
25.(4分)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6.(4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1N2=13
mol,n1NH3=6
mol,则a
=
mol。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
p始∶p平=

4达到平衡时,H2和N2的转化率之比αH2∶αN2=

27.计算题(2分)
PCl5
的分解反应如下:PCl5(g)
PCl3(g)
+Cl2(g)
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5,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
(1)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计算该温度下PCl5的转化率。
考场座位号:
Zn
C2
Cu
C1
CuSO4溶液
A
KCl酚酞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