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树人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扬州树人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7 11:28:04

文档简介


扬州树人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校区
班级
姓名
学号
9.综合性学习(7
分)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17.(3
分)
注意事项:
1.
采用网上阅卷在右侧用
2B
铅笔在“准考
证号”处填涂准考证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
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2.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
号。
3.
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所对
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
涂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考标记
第Ⅰ卷: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1)
。(2
分)
(2)这段话选自名著《小王子》,作者是
(国籍)的
(姓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段话中作者给这颗小星球标号,表面上是






















。(3
分)
(3)(2
分)
二、阅读理解(52
分)
(一)阅读诗歌。(6
分)
18.(1)(3
分)
(2)(2
分)
19.(4
分)
_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0

23
题。(16
分))
20.(3
分)
1




2




3




4




5




6




10.(3
分)

一、积累运用(35
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34
分)
11.(3
分)
21.(4
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
分)
8.默写(每空一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8
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二)古文阅读。(16
分)
12.(4
分)
(1)
(2)
(3)
(4)
13.(3
分)




14.(1)(2
分)
(2)(2
分)
22.(4
分)
④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
⑤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
(3)(2
分)
23.(5
分)
⑥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⑧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14
分)
16.(2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作文(60+3
分)24.人生的华章,随处缀满遇见的诗行。每一次遇见,造就一次意外的心灵碰撞。滚滚红尘,茫茫人海,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本书,一片景,一个人,一件事……
一个照面,掀开了一段故事的扉页,停驻了一段精彩的流光。淡淡的遇见,回望一段传奇,坐拥一寸幸福。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
600
字。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600
7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扬州树人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2016.11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2
分)


A.攒.聚(cuán)
吞噬.(shì)
镌.刻(juān)
咬文嚼.字(jiáo)
B.
归省.(xǐng)
祈.祷(qǐ)
粗糙.(zào)
不屈不挠.(náo)
C.行.辈(háng)
翱.翔(áo)
徜徉.(yàng)
潜.移默化(qiǎn)
D.
伶.俐(
lín)
门槛.(kǎn)
哽咽.(yàn)
心旷.神怡(kuàng)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无偿献血成为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时代广场献血点,几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
200
毫升鲜血。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C.《元芳体》是最近网络流行语言风格,其句式为在陈述一件事情前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D.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3.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莫言的《红高粱》是一部笔耕四载、酝酿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三易其稿的长篇小说。
B.初一同学集体倡议同学们在食堂就餐时要“光盘”离开,造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C.谁都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是靠勤奋刻苦得来的。
D.“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苹果
iPhone
( http: / / www.21cnjy.com )7
一时间炙.手.可.热.,但由于价格方面的原因,其仅对特定的人群具有吸引力。
B.
在庆祝“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操场上,沸.沸.扬.扬.,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C.
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我们都不喜欢他。
D.
即使在走.投.无.路.时,人也不要放弃生的机会,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安恩和奶牛》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约翰尼斯 延森,194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
《漫长的旅途》等。
B.小说《社戏》,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写作思路是“我”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
C.散文《端午日》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
排材料,写作思路为“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
D.《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诗人苏轼,“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这首词上阕写对月怀人,抒情议论
为主,下阕写月下饮酒,记叙描写为主。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第二次到江南水乡小镇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
盖。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发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填写在下列田字格内)(4
分)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yōu
(
)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
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五彩斑
lán
(
)的光点,迷离闪
shuò(
),犹如在风中
yàng
(
)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
纹……
(赵丽宏《周庄水韵》)
8.默写(8
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④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
⑤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
⑥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⑧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综合性学习(7
分)
本周初一年级要开展一次“我爱文学”课外语文活动,以表达同学们对文学的热爱之情。请你
完成下面题目。
(1)以“我爱文学”为主题,某班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仿照例子为其中一
个小组的小报从不同角度再设计两个栏目(2
分)
例子:名家简介
(2)小兰同学在摘抄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然,我们是理解生活的人,我们才不会把数字
放在眼里呢!我喜欢以讲童话的方式讲这个故事。我喜欢这样讲:‘从前有个小王子,他住在小行
星上,这颗行星比他自己大不了多少。他需要一个朋友。’对于理解生活的人,这样讲似乎要真实
得多。”
这段话选自名著《小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是
(国籍)的
(姓名),这段话中作者



































。(3
分)
(3)上语文课时,小明同学偷偷地阅读名著《小王子》,作为他的同桌,你该如何劝说他呢?(2
分)
二、阅读理解(5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0

11
题。(6
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被贬为
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贬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10.《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中“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
分)
11.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

15
题(16
分)
【甲】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
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
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浮生六记》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
中。兴方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
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
——李盛仙《夏日赏荷》
(1)以土砾凸者为邱.:
(2)鞭.数十:
(3)兴方.浓:
(4)倾盆而至.: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A.至之.市(《郑人买履》)
B.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D.驱之.别院(幼时记趣》)
14.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5.甲乙两文均有
“记趣”,请分别概括两篇选文中的趣事。(3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

19
题。(14
分)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
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
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
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
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
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
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
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
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
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
“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
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
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
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
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
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
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
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
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
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
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
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
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
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
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
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
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
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
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
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
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
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
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
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
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6.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






















。(2
分)
17.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鸭蛋,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18.语言赏析。(5
分)
(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
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体会下面这句话中的情感。(2
分)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
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19.材料链接(4
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但现在有个明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趋势是,一提到春节,人们想到的就是吃饺子;提到
元宵节就是吃元宵;提到端午节,就是吃粽子;提到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提到腊八节,就是吃
腊八粥……好像吃了什么就算过了什么节了,没有吃就没有过上节。“吃”成了节日的唯一主题。
针对以上材料,联系《端午的鸭蛋》,请你谈谈“吃”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0

23
题。(16
分)
养蚕
丰子恺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
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
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
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
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
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走
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
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
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买枇杷和软糕
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
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
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
她又说:“小囡囡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
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缘故。
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
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吧”,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
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
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
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
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注:赦,赦免,免除。)安
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
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节选自丰子恺《忆儿时》
20.
请简要概括作者回忆儿时养蚕中的三“乐”。(每点不超过
5
个字)(3
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
真是有趣。”(4
分)
22.“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这句话中作者“神往”“忏悔”的原
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4
分)
23.文中“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
情感一定引发了你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
分)
24.作文(60+3
分)
人生的华章,随处缀满遇见的诗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一次遇见,造就一次意外的心灵碰撞。滚滚红尘,茫
茫人海,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风景?一本书,一片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照面,掀开
了一段故事的扉页,停驻了一段精彩的流光。淡淡的遇见,回望一段传奇,坐拥一寸幸福。
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
600
字。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6.11
A
2.B
3.C
4.A
5.B
6.D
7.悠



8.(1)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何事长向别时圆
(3)千里共婵娟
(4)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5)牺牲你自己
(6)白铁无辜铸佞臣
(7)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独怆然而涕下
9.(1)美文天地
写作技巧
读书感悟
(开放题,围绕文学主题,四字短语即可)
(2)法国作家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只关注抽象的数字而不注重问题的实质。
(3)称号
理由,语言委婉、得体
10.
“割”是截断的意思,照应了上句“剑芒”的比喻,像剑一样的山峰截断愁肠,表达出作者的愁苦之深。
11.同: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异:柳诗除思乡之愁外,还表达了贬谪之恨。王诗则没有这种感情。
12.
(1)同“丘”,土山;(2)鞭打;(3)正;(4)到
13.C
14.
(1)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2)(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3)每到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15.甲文写了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的趣事,乙文写了西湖边欣赏荷花的趣事。
参考译文:
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每当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时候,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16.
名声大
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17.不能删去。通过写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浓墨重彩地渲染“端午”的气氛,照应标题中的“端午”,引出下文对“鸭蛋”的叙写。
18.
(1)“吱”,拟声词,生动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表达作者对鸭蛋的喜爱之情。
(2)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美、自豪之情,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喜爱)。
19.要点:(1)吃与传统节日有着紧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吃是传统节日的重要载体。食物承载传统节日的美好记忆。(2)传统节日不应该只是“吃文化”。传统节日还包含着凝聚亲情、感恩父母、敬畏自然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许多民俗活动还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答出任何一点意思即可给满分)
20.走跳板,吃点心,陈设的变化;
21.运用比喻修辞,把“满屋的跳板”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棋盘街”,生动形象的写出蚕落地铺时,架着的方便通行及饲叶的跳板得多,也侧面表明蚕养得多,表现了我的快乐。
22.从文中所写内容看,“我”永远神往的是因为儿时欢乐的生活,忏悔是因为这种欢乐却是建立在虐杀生灵的基础上。
23.表现作者善良慈爱的思想情感。感悟围绕“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谈。
24.作文按中考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