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一 美苏争锋 课件(19张ppt)+练习题(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一 美苏争锋 课件(19张ppt)+练习题(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7 20:41:26

文档简介

美苏争锋
1、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的分裂 B.丘吉尔的反苏演说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形成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
A.美苏国家利益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3、右图是载于1947年苏联报纸上的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墨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这幅漫画是在讥讽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 (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5、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材料题:
1、材料一:“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物资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初期,经济上,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工业生产量:2/3?,外贸出口额:1/3?,黄金储备:3/4。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军事上,1945年,美国拥有武装部队总数达1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
材料三:五大国中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它拥有一只数量最多、战斗力强、装备精良的军队。 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根据三则材料思考:二战后西欧、美国和苏联的国际地位如何,谁将成为世界的主角?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主角?他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对抗?双方均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为何不直接武力对抗?①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②双方势均力敌。③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请思考:二战中美苏均为正义而战,并肩战斗,为人类和平创造了条件,为何战后双方却形成对峙?
1、战时共同的敌人消失了;2、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障碍。
3、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慷慨的举动”?它的目的何在?
不是。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课件19张PPT。必修一 专题九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国家、集团)从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导 语 二战后:
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两极瓦解,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传统:
以欧洲
为中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PK【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思国际局势如何风起云涌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影响)
知识结构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 ,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 。 2、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西欧:
(2)美国:成为______________强国。[来源
(3)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相______的______大国。
3、美苏在    和   上的矛盾冲突加剧(根本原因)。 实力衰落 头号资本主义 抗衡 政治、军事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问题探究】
美苏争锋形成两极格局,它的对抗形式是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形式)。为何美苏争锋是以冷战形式出现的?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操纵联合国美国独占鳌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苏联空前强大美苏实力相对均势存在核威慑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二战带来巨大灾难假如你是当时战争的幸存者,请你描述一下你对战后世界最大的憧憬?和平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和平之吻战争结束了。
人们涌上街头庆祝。
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在街头广场忘情拥吻。和平是唯一的理由。世界和平【问题探究】
美苏争锋形成两极格局,它的对抗形式是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形式)。为何美苏争锋是以冷战形式出现的?力量均势
存在核威慑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阅读教材梳理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过程,完成下列表格: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二、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两极格局形成过程)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强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二、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两极格局形成过程)问题探究(1)据材料一说明这个演说的实质是什么?这个演说所体现的政策和纲领一般称之为什么?其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什么经济新举措?提出的直接目和根本目的分别的是什么? 二、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两极格局形成过程)问题探究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干涉别国内政杜鲁门主义——美苏  “冷战”开始的标志。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实现称霸全球战略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马歇尔计划(3)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通过这句话,结合上面材料和所学知识,认识“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尼克松访华人类进入太空 不结盟运动兴起西欧走向联合三、思国际局势如何风起云涌(两极格局的影响)紧张——缓和——发展1962年时代周刊封面1989年时代周刊封面渴望自由
和平统一问题探究三、思国际局势如何风起云涌(两极格局的影响)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德国人民的什么心声?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中你得到哪些基本信息?信息: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互相制衡;
核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在对抗中略占优势。三、思国际局势如何风起云涌(两极格局的影响)理性克制问题探究感悟历史求同存异理性克制和平统一两人(国)双方发生冲突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时与别人(国)观点(制度)不同时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综合国力问题探究THANKS谢谢指导!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