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蝴蝶飞舞——运用影片剪辑元件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蝴蝶飞舞—运用影片剪辑元件》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省小学信息教材第四册(上)的第9课。本课主要学习创建及使用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简易动画。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影片剪辑元件的含义。
2、掌握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过程。
3、掌握调用影片剪辑元件的操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一步步制作出蝴蝶扇动翅膀在花丛中飞舞的动画,逐渐理解影片剪辑元件的概念并且学会运用影片剪辑元件来制作动画的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动画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增强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对象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动画非常感兴趣。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很好掌握了设置动作补间、图层操作、设置引导层等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影片剪辑的概念。
2、创建及使用影片剪辑。
教学难点: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制作轨迹动画。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动画导入
一、教师播放2段动画视频,分别为翅膀不会动的蝴蝶及翅膀扇动的蝴蝶在花丛飞舞。问: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二、总结:第一个动画里的蝴蝶呀,就是一个图形元件,所以它的翅膀不会扇动。而第2个动画里的蝴蝶翅膀之所以会扇动,是因为它是一个影片剪辑元件。
活动2【活动】学习新知识
一、介绍影片剪辑元件功能:影片剪辑元件就像一个微型的动画,可以独立运行,每个影片剪辑元件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动画,也可以被别的影片剪辑元件调用,方便动画的制作。
二、布置任务一:制作蝴蝶翅膀扇动的影片剪辑元件。(提示:可参照课本教材第62-63页)
教师巡视并且指导。
三、请学生上台操作:
1、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2、在影片剪辑元件中制作蝴蝶扇动翅膀的逐帧动画。
活动3【活动】新旧知识结合
一、展示蝴蝶飞舞的动画,请学生观察:这个动画总共需要几个图层来实现的?分别是什么?蝴蝶的行动路线是怎么做的?二、总结:共3个图层,分别是背景层,蝴蝶图层,引导层。行动路线是用动作补间完成的。三、布置任务二:使用影片剪辑元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初步完成蝴蝶飞舞动画。四、教师示范:
1、创建背景图层及蝴蝶图层。
2、调用“蝴蝶”影片剪辑。
3、设置影片剪辑元件“蝴蝶”的引导层动画。
五、测试影片。
活动4【练习】完善作品
一、展示多只蝴蝶按照不同的轨迹在花丛中飞舞的小动画。二、布置任务三:
给动画多添加几只蝴蝶,按照不同的轨迹运动,完善“蝴蝶飞舞”动画。(提示:可改变蝴蝶的大小,调整透明度等)
活动5【活动】回顾总结
一、教师总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二、提问: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完成了哪些任务?学会了哪些操作?
三、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创建影片剪辑元件,还复习了之前所学习过的“多图层”、“引导层”、“动作补间”,并且结合这些知识做出了比之前更为生动、形象的动画。
课件9张PPT。蝴蝶飞舞—运用影片剪辑元件这2个动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看一看A:蝴蝶飞1.swfB:蝴蝶飞2.swf影片剪辑元件
影片剪辑元件就像一个微型的动画,可以独立运行。每个影片剪辑元件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动画,也可以被别的影片剪辑元件调用,方便动画的制作。学一学做一做
任务一:
制作蝴蝶翅膀扇动的影片剪辑元件。
素材:蝴蝶飞舞课堂练习。
(提示:可参考课本教材第62-63页)
这个动画总共需要几个图层来实现呢?
分别是什么?
蝴蝶的行动路线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做一做
任务二:
使用影片剪辑元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初步完成蝴蝶飞舞动画。
(提示:可参考课本教材第64-65页)
做一做
任务三:
给动画多添加几只蝴蝶,按照不同的轨迹运动,完善“蝴蝶飞舞”动画。
(提示:可改变蝴蝶的大小,调整透明度等)
谈一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完成了哪些任务?学会了哪些操作?)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