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课件共56张PPT (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课件共56张PPT (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7 20: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一、文字起源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仓颉造字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结绳记事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盆边上刻画着表示某种特定含义的白色符号,具有汉字的笔画形状,与汉字的产生可能有一定联系。二、文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
什么逐渐演变而来?刻画符号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殷墟甲骨堆层史海拾贝:甲骨文的 发现三、文字的形成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商代)2、为何称为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主要是用以记载占卜情况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一生肖吗?猴鸡牛蛇鼠羊请欣赏 此字为车。图片依次为拓片、摹写、结构图、复原图1、复原图2。 象形字,车字在甲骨文中异体较多,明显的特征是两个车轮。最初车轮为圆形,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变成了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化为一个。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此字为“众”。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拓片、摹写、漫画、照片图示。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日”讹变为“目”。 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 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这个字是“男”。(左为拓片,中为摹写,右为图示)。左为“田”,右为“力”。“力”表示的是一种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
今本《说文》:“男,丈夫也,从田力,言丈夫致力于田也”。最初,“男”的写法为左田右力,后来演变为上田下力。 许慎和《说文解字》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课本31页甲骨文金文楷体小篆隶书四、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草书行书汉字子形演变图金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请欣赏 峄山刻石
(释文)皇帝立国维初
在者嗣世称王字体:小篆 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请欣赏
东汉曹全碑
(释文)等恤民之
高年抚育
家钱粜米 字体: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请欣赏唐 颜真卿 多宝 塔碑 楷书字体: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请欣赏
晋 王羲之十七帖
(释文)天鼠膏治耳聋有验
不有驗者乃是要藥
朱楚人今所在往得
其 字体:草书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今草”是东汉人张芝所创。
请欣赏v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字体:行书探究汉字之美:请仔细观察右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参考要点: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 ,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第一部分小结: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在世界文字里独具一格。其悠远的历史、形象的表达方式、意寓深远的含义,无不折服所有的”外国人“。今天我们就文字的起源、文字的萌芽以及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展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使我们对汉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知道哪些有“鼎”的词语?三国鼎立、大名鼎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青铜铸鼎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四足两耳 三足两耳 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权的象征,夏商周朝代沿袭,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宝,在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里。因此,后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权;“迁鼎”表示迁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窃鼎”表示夺取政权。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起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夺取周朝天下之意,所以用“问鼎”、“观鼎”表示图谋王位。
青铜器你了解多少?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青铜冶炼是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
的部门。乳丁纹平底爵
酒器
距今3600年
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人面纹方鼎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方鼎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说一说你能说出青铜器铸造的步骤吗?塑成泥模----制作范具
----熔化合金----铜液浇注----冷却加工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动脑筋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例的配方: 锡占六分之一,是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戟的比例……
想一想:锡的比例的多少与青铜器硬度的关系。
----锡的比例占得越少,青铜器硬度越大。器物欣赏3、青铜器按用途可分为哪些种类?酒器、食器、兵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爵四羊方尊觥青铜角酒器簋guǐ人面纹方鼎兽纹扁足鼎----食器青铜甗 (y ǎ n )煮食用嵌松石云纹方豆
(盛食器) 鉴(古时盛水器具) 我方鼎羊首匕(取食用) 簠(f ǔ)>>象首兽纹簠 西周 钟兽面纹双面铜鼓乐器龙钮錞于 战国
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兵器农 具龙

钺云雷纹铖----兵器钩内戟 战国矢簇 战国 燕王职戈 战国? 矛 看图与思考看图与思考 答:代表:牛
联想和感觉:对称、粗旷、方正、严谨、神秘、威严。看图学史技能高超、规模庞大、
组织有方、管理得法、
通力合作、名列前茅。商周青铜铸造有何特点? 青铜铸鼎,分量当然很重,故用“力能杠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形容。  汉语与鼎 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成语“尝鼎一脔”,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 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如“人声鼎沸”。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贵族进食,“钟鸣鼎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侧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相制约。旧时科举,殿试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总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又称“鼎元”。二、商周的青铜铸造1、原料:
2、精品代表
3、制造流程:
4、历史地位:铜、锡、铅人面纹方鼎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现存最大塑模制范熔液注入模具铸造成型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