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8 13: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辛亥革命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的经过,本课难点是孙中山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件来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视频资料。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和经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或代表式发言,教师提供相关史料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突显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安排: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从四座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剖析辛亥革命的经过和有利条件。
(2)从三大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做的贡献。
(3)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通过历史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史实以多方面论证历史事件的成败与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献身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高度责任意识,学习孙中山先生不怕牺牲,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天下为公”的崇高品质。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党人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我将引导大家从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个文件来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同时点击幻灯片,依次出现: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大文件)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影像资料(播放影片,教师走近学生巡视后),提问这段影像反映了在东京发生了什么大事?
学生回答:略
对,1905年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过渡:东京的这股革命浪潮,很快波及到了中国武汉,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同时点击影片)。
提问:这又反映了武汉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学生:略
教师:从狭义上讲武昌起义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辛亥革命,它的成功是长达二十年的能量积聚的总爆发,武昌起义之前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学生回答后点击幻灯片显示:辛亥革命成功的条件:
(客观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军事条件、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思路,教师点到为止)
过渡:武昌起义后,全国纷纷响应(出示武昌起义形势图,革命中心由武汉转移到了南京)
提问:那么在南京又发生了什么举世瞩目的大事呢?
学生回答:略
后,点击显示,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师: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过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年的北京也同样不平静!在北京革命又发生了怎样的转折呢?(点击影片)
学生回答:略
点击出现:帝制终结,袁世凯上台
点击显示:退位书,袁世凯像
教师: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终结,可喜可贺,可随着袁世凯上台,民主共和也成为了泡影。
刚才,我们从四座城市发生的历史大事,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经过,现在我们以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三位主角身上进一步感受风云岁月。(点击显示:课内探究)
这个板块我想把同学们分成三大组,分别探究辛亥革命期间与三位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然后民主推选一位代表来发言。
(民主分配三大组的任务,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巡视、指点。)
2、3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提问: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最主要的人物是谁呢?
学生回答:孙中山
提问:你心目的孙中山是怎样?
(分发卡片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后,收集卡片。选取一名学生讲稿,由其本人发言)
教师点评:这里涉及到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一分为二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孙中山,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你们看行不行?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先行者,他一生为革命奔波不辞辛劳,百折不挠,临终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直激励着后人奋进,他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让致使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瑕不掩玉,孙中山树立了民主丰碑,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的进程。跟孙中山息息相关两大文件也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两大文件。
显示:同盟会纲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同盟会纲领是三民主义的基础,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大家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结合古代史有关内容,请看下列比较表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我国古代主权归属怎样呢?
《宪法》还赋予了国民一些权利与自由,实现了由跪到站的转变,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政体运作方面,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这借鉴了哪个国家的做法呢?有什么作用?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
教师点评: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段性质的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今天,我们以四大城市了解了辛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过和原因,以三大人物,两大文件为线索,感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变化令人遗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通过下列网站及资料查阅更多的史料,并可以以孙中山为主题或以评价辛亥革命为主题写写小论文。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习题:点击显示幻灯片
想想看,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夺取革命成果呢?
请大家各抒已见:
后,教师提供思路:
1、袁世凯自身的条件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革命党人的妥协和退让
相关史实,我们结合教材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