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课文简介
1927年——1937年是国共两党对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年,这十年又叫土地革命时期,也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变为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矛盾。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出现了星火燎原的局面。面对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则对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识记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如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史实。
2、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和一系列根据地建立及巩固发展,分析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3、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性。
4、根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分析土地革命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引导和诱导作用。
2、鉴于初中教材对书中重要史实介绍较详,学生比较熟悉,因而把主要精力用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3、帮助学生用比较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掌握国共双方的对峙情况。
4、制作PPT课件配合教学。
5、补充十年对峙期间中共领导反日本侵略者的重大事件,使课文内容与单元主题相呼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学习中共在十年对峙过程中克服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倾错误,实现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不断克服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弱点和缺点的能力。
2、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长征精神,培养不怕吃苦、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乐观主义精神,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提高。
3、随着当前海峡两岸国共关系日益密切,祖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统一大业日益提上日程。通过对十年国共两党内战的影响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两大政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亏,从而认识到国共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5、通过课前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简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和教师讲授法相结合
3、教师课堂总结和学生探究总结相结合
4、教师质疑和学生反思相结合
5、人教版学材与乡土学材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对峙期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难点:1、土地革命及其在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的地位。
2、中共在这十年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系
教学特色简述
1、轻课本知识讲述,重分析综合的过程和方法
2、忌面面俱到,图重点突破
3、打破课标要求的束缚,力求有所创新
4、寻找触动学生神经的敏感点,活跃课堂气氛
5、借助探究学习总结来突破教材难点问题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专门腾出时间让学生向教师发难(就书本上的疑难问题提问)、课前由学生分工合作探究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插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外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反映的历史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国民党反动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腥镇压下,革命战争处于明显的低潮。但在这困难面前,更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正如毛主席所说)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进行新的战斗。这样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矛盾变为中共领导和中国人民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历史进入到国共十年对峙阶段。
国共的十年对峙
教师紧跟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十年对峙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或者播放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北伐战争的相关影像资料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国共两党是怎样从团结合作走上对峙的?)
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认为是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造成的。
教师:刚才同学们发言很积极,但普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问题思路不开阔,只从国民党方面去考虑,我们知道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从此中国历史的变化既要分析中国国内原因,也要分析国际因素的影响。首先因为国民党的蜕变、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及突然袭击;其次是中共领导班子及时地总结了惨痛的教训,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为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为一个手掌拍不响;再次与帝国主义转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扶植分不开来。
一、南昌起义(有成功也有不足)
教师:用课件显示下面一段史料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以有力的反击,高举起中国革命战争斗鲜明的军帜,坚决进行武装斗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八一”南昌起义仅是我们党认识武装斗争的开始。对于毛主席的武装斗争的思想,例如在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革命军队应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发展工农武装,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积蓄壮大自己的力量,
去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对于上述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当时还不了解或了解得十分肤浅的。南昌起义之后,军队往哪里去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所以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同时又缺乏适合当时当地情况的具体行动方针,在长途的进军中,部队本身没有很好地建立政治工作,加上在客观上敌人的力量强大,而主观上的指导又缺乏经验,因而南昌起义的大部分部队遭受损失,……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1951年8月1日)
请问:①你能否给贺龙这段话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②从以上材料信息中,你发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存在哪些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知识链接:
南昌起义余部在湖南
南昌起义后,部队按原计划南下,但在途中遭到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封堵,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到达湘南地区。1928年1月朱德、陈毅在当地党组织的和群众的配合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并且相继攻占了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后来在国民党大量兵力夹击下,为了保存实力,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民军一万余人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二、土地革命
教师:就是“八一”南昌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中共领导人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导致起义的力量大部分受损,这从实践上证明了中国革命不能照抄苏联模式,在随后毛泽东等人领导的武装斗争中他们逐渐地摸索出了一条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屏幕显示标题《二、土地革命》
接着用电脑打出下面几个问题:
1、土地革命的含义?(用《辞海》的解释: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2、土地革命的重要性?(用三幅图片和一段文字材料,由学生自己分析结论)
①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打土豪分田地图③农民踊跃参军图④毛泽东的原话“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取得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3、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关系(或者说土地革命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的地位)
土地革命
(核心)
武装斗争
(保障)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根据地建设(基地、依托
教师: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确地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巩固和扩大,这样就引起了国民党的极端仇视,他们一次次发动反革命“围剿”,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三、红军长征
1、长征原因的理性再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课件显示),然后分析长征的原因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指出,王明“左”倾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条主义的危害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只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则是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出现了变化。㈠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在全国确立,蒋家王朝“大一统”局面出现,使中央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消失,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红军只有转移才能生存下去。㈡……
材料二
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匪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队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三
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的指标难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两千余口人,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
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经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2、长征中的困难(播放①飞夺泸定桥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爬雪山过草地图/③张国焘闹分裂图或文字材料/④刘伯承与彝族人民友好关系图/⑤博古和李德的逃跑主义错误)
3、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播放遵义会议影音资料
①纠“左”
材料回放:
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关于反对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
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搬照抄……在长征开始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
1935年2月上旬,中央给陈毅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拍来电报,大意是:中央政治局开了扩大会议。博古等负责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使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次行动他们要负责。这是严重的失败,但不是政治路线的错误。
对于中央的电报,当时有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有人认为,过去的错误的确不是政治上的错误。陈毅说:“我的看法不同,他们在遵义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要分裂的。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让博古下台,这样全党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完成长征……
——《三年游击战争回忆》
②中共成熟的标志?
4、长征的胜利(播放相关影音资料)
教师:遵义会议召开以后,工农红军在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求得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迎接抗日作好了准备,也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教学总结
1、借助于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这些重要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及时地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前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中共许多领导人开始认识到夺取大城市,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开始率领革命力量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并且建立了全国性的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革命的星星之火烧成了燎原之势。面对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十分惊慌,先后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由于党的领导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红军损兵折将,革命处于危险之中,中共中央及时地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挥下,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也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为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作好了准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知识内容结构)
SHAPE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归纳国共十年对峙的表现
中共
国民党
政治上
中华苏维埃政权(工农民主政权)
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独裁政权)
经济上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保护封建剥削
军事上
武装起义
反围剿斗争
血腥镇压
反革命围剿
外交上
接受共产国际领导
亲英美
反苏反共产国际
在学生回答之前,老师先从字面的角度进行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峙者,耸立也,对峙即双方对垒、对抗,敌对双方都想消灭对方,但双方都设法生存下来。当然学生可能归纳不全,还需要教师补充完整。
教师:下面为同学们自由提问时间,请举手进行……
探究学习总结
1、“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红军长征
2、中央电视台推出《我的长征》栏目后,重走长征路一度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请问:①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自然的和人为的困难或险阻?
②如果要你参加徒步重走长征路,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③有人认为重走长征路纯粹是一种炒作,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一代人又何必去遭受那个罪呢?你如何看待这一言论。
3、中共在十年对峙阶段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准备?
4、展示同学们对“国共的十年对峙产生的影响”探究的成果,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讨论国共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作的必要性。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识记中共在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峙间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而课文只写了中共与国民党的斗争史实,其实中共领导抗日的史实有不少且比较重要,更何况第四单元的题目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本课不写抗日内容不仅与单元题目不符且与后一课《抗日战争》前后不相衔接
。
土地革命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
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开创新局面
国民党围剿
(燎原之势)
(星星之火)
中共左倾错误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