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建筑、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拥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四)讲授新课
导入:图片导入法
(中山装)
一、了解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方面
(1)中餐——八大菜系
走进历史: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本地的一些风味点心或特色菜肴。并请以“吃在岳阳”为题,写一篇关于岳阳特色菜发展演变的新闻报道。
(2)西餐——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论一论: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3、房屋建筑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
上海里弄
新式住宅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4、习俗风尚
情境创设(1):播放视屏资料
设问:你是怎样看待“断发易服”的?
情景创设(2):展示图片资料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请思考:图一到图二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情景创设(3):展示图片资料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二、理解
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环境、形势)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西学东渐)
三、见解
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我们接受到的外来文化很多,因而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也很多,在这里我们搜集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你赞成以上观点吗?思考作为当代青少年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四、感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感悟?(可以从本节课我们所学的任何一点切入,任你思维纵横古今)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课后延伸
1.请大家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制作一份历史手抄报。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