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者简介《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写作背景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 输 文 采唐太宗唐 宗 宋 祖
稍 逊 风 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一首好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请你发挥想象
描绘一下内 容 理 解(一)赏析上阕1、上阕写了什么内容?2、词的上阕如何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3、上阕末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
可以看出来?这三句词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山河1、上阕写了什么内容?2、词的上阕如何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 虚景。
“须”。作者借助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晴朗、娇艳、多姿多彩。3、上阕末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
可以看出来?这三句词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小结 上阕写北方的雪景,先写眼前实景(写实景先总,后具体描述),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后三句借助想象写虚景。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 填空。
1.《沁园春·雪》是一首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__”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阕写______ 。其中前三句是______写,“望”字以下是______写。另外,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______景;“须”字以下是______景,即想象雪过天晴之景。词词牌雪景总分实虚二、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2.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夸张对偶 夸张比喻 拟人 对偶三、背诵默写
1.上阕中概括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
2.上阕中具体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
3.上阕想象描写的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咏雪诗句集锦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后作业1.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词作。
2.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再见 (二)赏析下阕1、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
有何共性? 3、对于这些人物作者用了一个字作了评价,是
哪个字?这个字有什么具体含义?4、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过渡作用,前句承上,总括上阕写景,后句启下,总领下文抒情。1、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这五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有雄才大略、赫赫战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产生过巨大的影响。2、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
有何共性?秦始皇
统一六国,战功显赫。但焚书坑儒,一度影响了秦朝的文化发展。汉武帝- 刘彻 (前156-前87)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他所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对于以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晚年统治时,连年征战,加重徭役,使农民生活困苦。统治晚期,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加深了阶级矛盾。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统一全国,中央集权推行安定政策。但军政措施不当,给日后留下了隐患。但他作战野蛮残酷,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 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2) 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3) “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 3、对于这些人物作者用了一个字作了评价,是
哪个字?这个字有什么具体含义?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
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
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4、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小结 本文借景抒怀,通过描写雄奇壮阔的北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课后作业1.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词作。
2.背诵全诗,正确默写。
3.搜集咏雪的诗句。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925年12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