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7 背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7 背影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8 12: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字词。
3、学习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2、抓住文章描述的重点,分析“背影”在表现父子情深上的作用。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并学习质朴中蕴含深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提问:
父亲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学生畅所欲言)
www.21-cn-jy.com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名人儿子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
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谈对朱自清的认识,教师补充简介作者、背景。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21·世纪
教育网
2、请一位同学上来给生字新词注音,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也注一注。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差使
狼藉
簌簌 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思考题,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回答: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
21cnjy.com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21·cn·jy·com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www-2-1-cnjy-com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2-1-c-n-j-y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一: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2·1·c·n·j·y
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
式表达这种关爱?

父亲的语言。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⑷进去吧,里面没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21
cnjy
com
思考讨论二:子爱父
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
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D.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真切理解,真诚感激
4、研究探讨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 为何儿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多次流泪。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总结: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四)、再读课文,拓展迁移
引用孟郊的诗来结束本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如海,我们作为儿女的力量绵薄,但是孝敬父母,刻苦读书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做到。
21教育网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以“父爱”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板书设计:












背影














⑴开篇:怀念父亲,点出背影;



穿戴:色、布──家庭惨淡、心情沉重;






感动之泪──
⑵买橘: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走姿:蹒跚──年纪大,身体不便;







惆怅之泪──
⑶告别: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爬月台:探、攀、缩、倾──艰难;






思念之泪──
⑷读信: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深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