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8 16:08: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材分析
1: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开始,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为以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主要内容介绍了从新中国外交的奠定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定重要的外交成果,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2:教材的两个显著的变化:
(1)删
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新的格局.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的削弱了.除美国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其次,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活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第四,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新中国对半殖民地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人民都积极争取,以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
(2)突出
把“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从“开拓外交新局面”这一子目中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目。
因此,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编者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一节需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课。
首先,原来需要死记硬背的国际环境这一部分删掉,可以解决学生对课本的依赖,改变以往的老师出问题-学生找答案-老师念答案-学生划记号的单一模式,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获取答案。
第二点,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第四点内容团结各国人民删掉,避免让学生产生疑惑到底是要“一边倒”还是要团结全国各国人民。
第三点,单独提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子目。更加突出其是我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重点在于此政策对于我国甚至是世界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对指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1.讲述法:运用于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中。
2.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间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思维课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4.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性课题,需要学生分组讨论来分析论证。
5.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创设课堂思维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之下。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影片。(幻灯片——播放关于旧中国外交的视频)
师:这段影片主要讲的是旧中国的外交,那么旧中国的外交有什么特点?
生:
师:刚才在影片中周恩来对旧中国的外交是怎么评价的?旧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怎样的外交史?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永远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那么新中国的外交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在第七单元里将要学习的内容。本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我们这里所讲的新中国初期大概是指1949年——1955年。(幻灯片——外交部大楼)
过渡: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解决这几个问题。(幻灯片——四个问题)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外交方针?第二,新中国初期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就?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四,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方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幻灯片——外交方针及其制定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把教材108页到109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这一目内容快速阅读一遍,注意一边看书一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看书后)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一个问题。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师: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毛主席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是哪三句话?
生:
(幻灯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师:这三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请个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
师:点评并提问强调:“一边倒”是不是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完全顺从苏联呢?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决不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呢?
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
那么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呢?(幻灯片)
师:1949年前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提示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什么社会?)
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那个时候的中国有没有独立自主,有没有和平?
生:没有。
师:新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生:略
师:谁领导的?
生:
师: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么她是代表谁的利益?
生:
师:人民的利益。那么,国家的主人是谁?是谁在当家作主?
生:人民
师:那么,新中国这个政权,应该要代表和维护谁的利益?
生:
师:当然是人民的利益。那么,在外交上,如果不独立自主,捍卫和平,能不能真正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呢?
生:不能。
师:所以,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新中国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点幻灯片——国家性质)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要独立自主,要不要抛弃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呢?要不要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呢?要不要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呢?
生:要
师:这就要求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仅管如此,我们新中国的独立并没有巩固,我们还受到外部的威胁。哪个国家在威胁我们?
生:美国。
师:那么它对我们新中国实行怎样的政策?
生: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师:这就涉及到当时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就是国际环境。首先是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那么当时世界上有没有国家同情和欢迎咱们新中国的呢?
生:有。
师:是哪些国家?
生:苏联。(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
师:那么当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对立和斗争。
师:对了。这就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了,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这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幻灯片——国际环境)那么,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在两大阵营对峙的时候,在一方同情和欢迎我们,一方敌视和孤立我们的时候,你觉得我们新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外交道路最明智呢?是联合苏联,依附美国,还是走中间道路?
生:联苏。
师:联苏,要一边倒,以打破美国对我们的孤立。总的来讲,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是要打破美国的孤立,要巩固政权捍卫和平。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国家利益。(幻灯片——国家利益)
过渡:
那么新中国后来是怎样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呢?新中国初期在外交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下面,就先请同学们把教材109页到110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两一目的内容快速的阅读一遍,从中概括归纳出这里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重大外交成就。一个是理论上的成熟,一个是实践上的开拓。
(学生看书后)
师:好了,我请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在理论上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
过渡:新中国把发展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中心,同时,也注意发展与相邻的国家和新兴独立的亚非国家的关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幻灯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那么它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生:
师:是哪个时候提出来的?
生:
师:到底是哪五项原则呢?它的内容很重要,同学们要掌握。请同学们注意看一下109页最下边的注释,后来这五项原则在措辞上有一些改动。(幻灯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当然,1953年只是初步提出,后来正式发表是在哪个时候?
生:
师:是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生:
师:印度和缅甸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在地理位置上是怎样的关系?是不是接壤,是相邻的国家?
生:
师:最先提出是为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但是,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赞同,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它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它也是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是它的意义。(幻灯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师:理论上还有没有?周恩来提出的……(影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生:
师: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一个什么方针?这个观点可以说讲到了亚非国家代表的心坎上那么“求同存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生:
师:在影片中,周恩来提到亚非国家都曾经遭受殖主义的灾难并且现在还遭受着殖主义的威胁。这是不是反映了亚非国爱的遭遇相同?
生:
师: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现在,很多亚非国家独立了,但是还受着威胁,那么,他们要不要想办法巩固和维护民族独立?
生;
师:想什么办法呢?国家不强大,能真正维护独立吗?
生;
师:怎样才能使国家强大呢?要不要发展经济?
生:
师:所以,亚非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这就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那么,亚非国家之间存在怎样的不同点呢?
生;
师:会上有些国家代表攻击共产主义,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
师:所谓“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第二部分:实践上的开拓
生:
点评;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请同学们想想看,本来美国在外交上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政策呢?与17国建交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表明新中国冲破了美国对我们的外交孤立?
生:
师:这里有两幅图片,请同学们看一下。(幻灯片——毛泽东访问苏联)这是毛泽东访问苏联。这次访问有一个重大的收获,同学们知道这个收获是什么吗?(幻灯片——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强调:与苏联建交,特别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建国第一年最大的外交成就。
过渡:那么除了刚才讲到的成就,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面还有哪些重大成就呢?请同学们把教材110页步入世界外交舞台这一目的内容快速地阅读一下,从中概括归纳出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面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学生看书后)
师:好啦,同学们都找到了吧?1954年新中国参加了哪个国际会议?
生:日内瓦会议
师:这个会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这里有一张图片,(幻灯片——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这是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时的一张照片。这是周恩来一生中留下来的最有魅力的照片之一。联合国前秘书长曾说:和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也说过: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日内瓦会议使世界看到了我们新中国也有自己杰出的外交人才,中国代表在会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过渡:好了,我们再来看新中国初期外交上的第3个重大成就。新中国参加了另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什么会议?哪一年?(幻灯片——万隆会议)
师: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又一次展示了他的的外交艺术。(幻灯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当年以滔滔辨才出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三十年后来回忆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同学们想一想,这句话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为什么说周恩来是他去的时候的敌人?
生:
师:要知道会议召开之前,有些国家阻挠中国参加会议,而且会议开始后,有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攻击污蔑我们中国,攻击共产主义,说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是当时中国代表团成员,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如果单纯的与他们争辩反驳,那会议可能会变什么样子呢?那么,当时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片,看看周恩来是怎么处理的。看的时候,注意思考:周恩来提出了一个什么方针?中国代表在会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幻灯片——两个问题)
好了,下面,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风采。(幻灯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讲)
(影片播放完毕后)
过渡:那么中国代表在这次会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生:
师:对会议本身而言,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另外,它增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使他们团结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捍卫和平。
补充强调: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又一次成功展示,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幻灯片)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新中国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由我们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外交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理论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开拓。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做两道简单的练习题。
1、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共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①提出“求同存异”②宣布新中国建交原则
③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②③④①
(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我们学历史要有时间观念,特别是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我们要牢记)
过渡: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幻灯片。标题——知识拓展:感受周总理的外交智慧和人格魅力。内容——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我们当前的外交关系还适用吗?他的“求同存异”的观点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适用吗?请同学们课后再搜集相关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写一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