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及含义。(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的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到来,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所以新航路的开辟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教材结构 东方的诱惑 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
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主 体,强调学生
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
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
主动建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
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
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学法指导采用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完成特定的任务。
并通过留言板相互探讨,最后解决问题,或者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第二单元第5课 开辟新航路问题情境:1:传统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我们称之为旧航路,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旧航路指的是什么?(1)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达小亚细亚转往欧洲。
(2)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转往欧洲。
(3)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转往欧洲。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问题情境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2导入框内容,思考:什么是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附近的“不幸”太恐惧了,被迫很快返航。 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人类远航的脚步如此的沉重和艰辛。 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发怒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旋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间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开辟新航路 面对茫茫的大海,你是一筹莫展?
还是,一往直前呢?思考一:西欧人为什么热衷于新航路的开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是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一、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宗教根源商业危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马可·波罗行记》欧洲人的“寻金热”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导致东西商道受阻,引发了欧洲商业危机(直接原因)西欧人传播天主教热情(动力)根本原因必要性马可?波罗(1254--1342)17岁时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回国后发表《马可?波罗游记》。动动脑: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
具备怎样的条件,
你才可以远航?2、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可能性思考:葡萄牙、西班牙王室
为什么要大力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思考二:你能说说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吗?思考:为什么在海上探险方面葡萄牙、西班牙走在西欧国家的前面?1.两国都是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
2.两国都重视航海事业,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 亨利王子
3.两国人的宗教热情都强烈;
4.两国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便利用国家力量支持探险活动)。航海家亨利王子(1394--1460年)热衷于航海事业,他在葡萄牙萨格利斯创立航海学校,推动了航海技术提高和海上探险活动。3、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哥伦布
1492达·伽马
1497麦哲伦
1519
迪亚士
Bartolomeu Dias航海之旅 是怎样的无形之手推动着迪亚斯一行人去冒险?
面对着浩瀚的大海,他们的观点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请为航海家和他的船员设计一幕对话,合理大胆假设当时的情景。 在西方,哥伦布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许多地方,包括河流、城镇、学校、广场、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据统计,单是在美国,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就在30座以上。
请与同学分享你对哥伦布的了解。七嘴八舌航海家国别航行时间资助国家成就新航路开辟请思考: 航海探险家们在航海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郑和下西洋KP1405-1433年间,明朝宦官郑和七次代表政府率船队远航西洋。西洋是指南中国海以西的地区,包括南海、印度洋一带。西 洋印度洋明4、郑和下西洋 (注意比较东西方的远航) 郑和宝船模型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宏大(约60艘),人数众多(近三万人),组织严密,备有航海图、罗盘等最先进的设备。郑和每到一国家,便向该国君主宣读大明皇帝的诏谕。郑和赠送礼物给各国,然后购买当地的珍奇物品,又邀请各国使节访华。中外对比:郑和下西洋动脑筋: 比较当时中西方航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原因的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思考:
1、15世纪,中国的造船业、航海业比欧洲更发达,为什么不是中国人首先进行这样的地理大发现?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有何不同?
2、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影响、性质(本质)有什么不同?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航行比较无形之手无形之手 无形之手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它又会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思考三: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学说
①葡萄牙人一度控制欧洲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贸易,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②西班牙人在美洲也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欧洲富国。
③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萄萄牙和西班牙之后,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2)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①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接触,开始了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新航路开辟之后,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数量和品种也急剧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外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据点,把殖民地的大量黄金白银掠回欧洲。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脑筋:教材所涉及的影响基本都是从正面进行肯定,事物往往有其两面性,那么新航路的开辟有没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 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小 结沙场练兵练习1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航路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区?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A练习2: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 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练习3: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CA
不断探索的历史,
永不磨灭的精神。
没有什么力量能泯灭人类赴汤蹈火追求新知的热情,没有什么力量能折灭人类不断探索的勇气!史海拾贝 走出家乡故土,到远方去探索未知是人类文明的不渝追求!擂台PK:
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也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灾难的又一新起点,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争霸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其消极影响是主要的。新航路的开辟到底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同意带来的是曙光的同学为正方,同意带来的是灾难的同学为反方。强调曙光——从各民族的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不忘灾难——殖民扩张和残酷掠夺……讨论与探索:
关于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你同意以上那种说法呢?说说你的观点以及理由。 一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说,即以尼德兰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很简单,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 三是“1500说”。他们认为,在16世纪,即新航路开辟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要转折。在这之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才真正融合在一起。也正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在欧洲才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在16世纪前后,人类开始了近代的历史。课后反思成功之处:
A.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学生能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从网络中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B.达到了教学三维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深刻理解了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并在角色演绎历史中,实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科学教育。
C.对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不足之处:
学生对网络资源利用程度有限,对于课本资料过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