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知道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知道德国、日本投降的经过。理解第二战场开辟的意义,雅尔塔会议的影响及日本投降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和历史照片等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理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重要会议加强了盟国的合作,对打败法西斯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第二战场的开辟是二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德日法西斯的投降是盟国互相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感受反法西斯战争中杰出人物的智慧和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初步具备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了认清矛盾双方斗争的辨证思维方法,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成员协作的研究性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运用问题探究法实施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是学生对于二战中一些重要战役的过程,德日投降的场景等缺乏感性的认识,需要教师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加深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次国际会议及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难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 (展示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蒋介石等人的照片。)? ? ? ?这张些人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几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就是当时主宰二战走向的各国领导人——他们是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蒋介石。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历史舞台,让各国的领袖和将领在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浩劫面前显示出卓越的智慧和能力。在我们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同时,在世界更广阔的范围的战场上,就是他们成就了各自国家通向胜利的事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将把目光聚焦在这些人身上,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各自的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最终主导了二战的走向,迎来了胜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活动】开罗会议
? ? ? (展示开罗会议三国领导人及宋美龄四人合影。)? ? ? ?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十几次最高级会议当中,唯一有中国参加的一次,也是中国第一次与英美等世界强国平起平坐。所谓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饱受战争之苦,积贫积弱,在世界上一度毫无外交可言,那中国是如何站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呢?这一切源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邀请,罗斯福邀请蒋介石、丘吉尔和斯大林一起会晤,实乃二战中的第一次。
? ? ? ? 设问:罗斯福为何要四处邀约促成四国会议,开罗会议的召开是源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学生思考回答)
? ? ?(设计意图:由此引出“盟军的反攻”这一目)
? ? ? ?教师结合战争形势图进行总结:开罗会议的召开和当时的二战形式密不可分。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初露曙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并且转入了战略总反攻。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地图进行补充说明。
? ? ? ? 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 ? ? ? 北非地中海战场: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退出战争——意大利的崩溃,标志着德意日三国轴心瓦解的开始。
? ? ? ?苏德战场:库尔斯克战役,苏军的十次打击——德国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 ? ? ?中国战场:中国是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最大战场,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使日军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使苏联免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也为美国等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战备时间,中国千百万将士在抗日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使英美等大国不得不重视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 ? ? ??
【活动】《开罗宣言》
???????各大战场开始反攻,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国阵营有必要对如何加快战争进程,不让侵略者有任何的喘息之机,尽快结束法西斯侵略进行会商,同时因为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作为大国,美英苏已经在开始思考战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态势进行有利于自己国家的规划。罗斯福以极大地热情发起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要把英美苏四中国树立为世界的“四大强国”。蒋介石和丘吉尔都表示同意参加会议,但是斯大林反对。于是罗斯福和丘吉尔经商议决定,把一个会分成两次来举行。这样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讨论,三国首脑同意,(后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开罗宣言》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得以参会与中国人民在二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有关,同时也感受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展现《开罗宣言》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设问:你认为《开罗宣言》内容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台湾、钓鱼岛等归属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有历史的,情感的因素,更是有国际法的支持。
????????教师总结:《开罗宣言》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就是在于这句话,他明确了日本应归还所侵占的中国土地的范围,包括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同时《开罗宣言》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其合理性、严肃性,正义性、有效性毋庸置疑。《开罗宣言》的发表对饱经战火蹂躏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各地民众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踊跃投入抗战第一线。
【讲授】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一结束,罗斯福和丘吉尔送走了心满意足的蒋介石,一天之内就赶到了伊朗的德黑兰与斯大林会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三巨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会晤。
???????展现:德黑兰会议的照片。
?????? 如果说前面的《开罗宣言》主要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及战后日本归还中国领土问题。那么德黑兰会议主要商讨主要是对哪个国家作战的问题?(德国)
???????设问: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商讨了哪些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
???????设问: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项内容?(开辟第二战场)
???????德黑兰会议之后,美英两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开始了诺曼底登陆,下面就让我们观看诺曼底登陆的视频,来感受二战的激烈。
???????展现诺曼底登陆的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盟军的英勇作战,同时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设问: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次以“霸王行动”为代号的诺曼底登陆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由此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此德国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中,预示着彻底打败德国已经不远了。他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讲授】雅尔塔会议
????? 眼见法西斯德国即将灭亡,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是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如何处置德国。其次,日本依然在负隅顽抗,尽管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当时美国军方的预估,如果从头硬拼到最后的话,美国的军队至少要损失100万人,如何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尽快赢得胜利,成为了美国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罗斯福总统再度召集相关各国,希望就相关问题进行商讨,最终1945年2月,美英苏召开了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之后,三巨头的再度会首
? ? ? ?(设计意图:介绍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必要性。)
? ? ? ?雅尔塔会议包括了有12次会议,其中只有一次是讨论军事问题,其余都是讨论政治问题,而所有这些会议对于整个长远的世界格局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伴随着雅尔塔会议的开幕,30亿人的命运也尘埃落定,那么三巨头的第二次会晤主要讨论了哪一些议题??
???????学生阅读书本回答: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和平。
? ? ? ? 展示《雅尔塔公报》的内容:
? ? ? 1.?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战败后的德国实施分区占领。? ? ? 2. 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 ? ? 针对1提问:怎么处理德国?有没有落实?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 ? ? 针对2提问:这个组织是什么?他的宗旨是什么?
? ? ? ?教师讲授:但是最关键的怎样才能尽快结束战争?尽快让日本投降?
? ? ? ?学生思考回答:苏联尽快对日作战。
??????? 但是苏联对日作战并不是无条件的,他的条件并没有写进《雅尔塔公报》,而是以秘约的形式出现,这个秘约就是《雅尔塔协议》。
? ? ? 展示:《雅尔塔协议的内容》
??????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 ? 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 ?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包括苏联租用大连、旅顺港等)。? ? ?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 ? 设问:这一条款损害了谁的权利?对谁有利?美苏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 ? ? ?教师总结:因为我们看到在这个条约之中,罗斯福答应了斯大林给与他太多的利益,也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丘吉尔曾经在会议上说过:老鹰允许小鸟在唱歌。意思就是说国家不论你的大小,强弱,一律应该享有平等外交。可是我们看到雅尔塔会议并不是平等外交,尤其是雅尔塔密约实在罗斯福总统去世以后2个月才公布,才照会中国,所以雅尔塔会议他开启的是强权政治,也开启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开端。
雅尔塔会议结束后,美苏军队终于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发起了对柏林的最后进攻。很快苏军攻占柏林,这就是当时红军战士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场景,同日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7日,德国在法国兰斯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但是斯大林认为这次投降仪式没有苏联最高统帅参加,于是要求重新举办一场投降仪式,于是第二天在苏军元帅朱可夫主持下,德国再一次签署了投降书。
? ? ? ? 联系现实,展示今年欧洲各国庆祝胜利日的场景,尤其是俄罗斯红场阅兵。
? ? ?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胜利来之不易,珍惜和平。)
? ? ? ? 正因为有两次德军投降仪式,所以绝大多数欧美国家把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而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联邦则将5月9日作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日”。今年是二战胜利的70周年,所以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在5月8日举办了不少活动来纪念这个日子。而俄罗斯也于5月9日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红场阅兵仪式,来自十多个国家16000多名士兵参加了此次阅兵,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士兵的身影。
【活动】波茨坦会议
? ? ? ? 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的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中。为了尽快打败日本,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盟国首脑再度聚首,这次是在德国柏林郊区的波茨坦。首先请大家来完成填空。
? ? ? ?填空:1945年7月,_____、____、____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同时以_____、____、____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 ?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参加波茨坦会议的分别是美英苏三国,可签署《波茨坦公告》却分别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的蒋介石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那么与会的斯大林为何没有签署这份重要的文件呢?这份公告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 ? ? ?所有的这一切还得从波茨坦会议上出现的一张新面孔说起,我们来看一张照片,旁边的两位我已经很熟悉了,而中间这位站着与丘吉尔和斯大林握手的是谁呢?他就是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逝世,副总统杜鲁门成为美国新任总统,代表美国参加会议。
? ? ? ? 设问:大家仔细看这张合影,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吗?(深情地望着斯大林同志)
? ? ? ? 教师:这张照片不同于以往的三国首脑会议,不仅是美国总统站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杜鲁门显得特别热情,他用这样一种握手方式显示出三方密切合作的关系,同时他似乎对斯大林情有独钟(把目光落在了斯大林身上,似乎还多了一层讨好意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那么我想请大家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杜鲁门为何对斯大林特别殷勤?有什么样的用意?
? ? ? ?杜鲁门作为一国元首,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用意,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杜鲁门是一位非常坚决的反苏反共分子,他之所在当时表现出以对斯大林如此友好,甚至殷勤,并不是真心的,而是希望苏联能尽快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承诺?什么承诺?对日作战的承诺。由此能使美国尽早结束太平洋战争。这一点哪里讲过了?(雅尔塔会议)就因为这一点而言,美国总统杜鲁门有过一段精辟的总结: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这也是波茨坦会议的主要议题。
? ? ? ?但是几天之后,情况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看另一种照片,同样是三国首脑会议,有没有发现什么新的变化?
? ? ? ?展示:首杜鲁门、艾德礼和斯大林照片
? ? ?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丘吉尔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会议进行期间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由于丘吉尔所在的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于1945年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所以这个会议很奇怪,中间有两天休息,两天后会议继续,但是英国换人了。
? ? ? ?这除此之外,照片中有一个人的表情完全不同了?仅仅是严肃了吗?似乎还有一丝丝的什么?(得意)
? ? ? ?这张照片中的杜鲁门没有了之前的殷勤讨好,反而是多了许多自信甚至得意,那么他的这种自信从何而来?考考大家的知识面和分析能力。
? ? ? ? 给大家一点提示,展示:
? ? ? ? ?7月16日,杜鲁门受到了来自国内的电报内容十分简洁:婴儿已经降生,结果看来令人满意,并已经超出了预计。
? ? ? ? ?原来婴儿指的就是美国的首颗原子弹,就在波茨坦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在试验场1.5公里内所有物体都遭到了彻底的毁灭。首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让杜鲁门精神大为振奋。原子弹已经成为改变太平洋战局的一张王牌,凭借他的威力足以使日本投降,这就意味着不靠苏联人,美国也能迅速结束战争。所以苏联对日作战再也不是美国的燃眉之急了。
? ? ? ? 正因为如此,美国秘密起草了《波茨坦公告》,并在征得美国和中国的同意,很快公布,而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出现在波茨坦的谈判桌上,所以当斯大林得知这一事情后是大吃一惊,但又无可奈何。
? ? ? ? ?这份公告中美国要求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同时这份公告还对日本主权做出了明确规定:
? ? ? ? (八)日本投降后,《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其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 ? ? ? 设问:还记得《开罗宣言》的重要内容吗?有哪些?
? ? ? ?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成为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重要法律依据。
? ? ? ?(设计意图: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 ? ? ? 当公报发表,日本朝野震动,举国陷入了恐慌之中,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顺势而为,依然垂死挣扎,他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叫嚣着要玉碎,准备与盟军同归于尽。于是美国在8月6日,9日两天向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巨大的伤亡,也击破了日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计划。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中国人民也发动了战略反攻。日本走投无路最终于8月15日宣布投降,并与9月2日签署了投降书。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那个重要时刻。
播放:日本投降视频。
【讲授】本课小结
? ? ?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一课,中美英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四次重要会议分别是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看到了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协商,军事上相互配合,经过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意大利、德国,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投降,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 ? ? ?我们今天一起回顾了二战最后阶段即将胜利的状况,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让我们前进的步伐不再与战争相伴;我希望大家都能珍爱和平,让我们的家园不再有藩篱相隔。
? ? ? ?谢谢大家,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课件31张PPT。回顾历史让我们前进的步伐珍爱和平让我们和谐的家园不再与战争相伴不再有藩篱相隔二战人物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蒋介石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三单元 第七课湖州中学 孙丽丽一、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思考:罗斯福为何要四处邀约促成四国会议,开罗会议的召开是源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一九四三年十一月5一、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1.背景瓜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中国战场:6中 国苏 联澳 大 利 亚岛夏威夷群中途岛瓦胡岛东京瓜达尔卡纳尔岛马里亚纳群岛律菲宾瓜岛战役——美军从此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一、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1.背景瓜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中国战场:81943-1945年欧洲和北非战场国法 国苏 联德 国意大利英西 班 牙阿 尔 及 利 亚土 耳 其利 比 亚埃 及阿拉曼摩 洛 哥西西里岛突尼斯罗马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库尔斯克北非登陆战后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一、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1.背景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瓜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中国战场:101943-1945年欧洲和北非战场国法 国苏 联德 国意大利英西 班 牙阿 尔 及 利 亚土 耳 其利 比 亚埃 及阿拉曼摩 洛 哥西西里岛突尼斯罗马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库尔斯克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北非登陆战后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德国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一、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1.背景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战役、苏军的十次打击瓜岛战役抗日战争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中国战场:12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表示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 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思考:找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并说明为什么?二、德黑兰会议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决定在1944年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战后处置德国;
成立国际组织。思考: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思考: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
原因: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了其走向灭亡。三、雅尔塔会议一九四五年二月思考:雅尔塔会议讨论了哪一些议题?《雅尔塔会议公报》内容:
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战败后的德国实施分区占领。
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雅尔塔协定》的内容: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包括苏联租用大连、旅顺港等)。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思考:这一条款损害了谁的权利?对谁有利?美苏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雅尔塔会议开启的是强权政治,也为美苏之间冷战埋下伏笔。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1945年5月7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5月8日 英、法、德等国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5月9日 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四、波茨坦会议及《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____、____、____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同时以____、____、____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美英苏中美英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一九四五年七月四、波茨坦会议及《波茨坦公告》2018/10/2524波茨坦会议的内容:杜鲁门:(波茨坦会议)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第一、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精神。25艾德礼、杜鲁门、斯大林四、波茨坦会议及《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1945年7月16日,杜鲁门收到来自国内的电报:
婴儿已经降生,结果看来令人满意,并已经超出了预计。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瘦子”2018/10/2527波茨坦会议的内容第一、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精神。
第二、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28《波茨坦公告》 (八)日本投降后,《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其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成为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重要法律依据。日本投降开罗会议
本课小结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战役苏军的十次打击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德国投降美国对日投掷原子
日本投降易北河会师瓜岛战役苏联对日作战194319441945二战结束回顾历史让我们前进的步伐珍爱和平让我们和谐的家园不再与战争相伴不再有藩篱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