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8 10: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我国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那么,历史上江南经济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目录1南朝与北朝2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南北朝对峙的政权更迭情况。
2.掌握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3.了解北魏的建立,知道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4.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作用。
5.认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宋420年齐梁陈南北朝政权的变化洛阳建康东晋南
朝司马炎司马睿刘裕266年—316年317年—420年420年魏

吴西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东晋北朝南朝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读史料:思考:《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描述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1、《史记》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发达;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2、这是因为汉代时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逐渐得到开发。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工具。(主要原因)
2.南方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3.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南方牛耕龙骨翻车水磨模型水 碓施 肥 图(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手工业方面:东晋织成履南朝莲花尊南方的初步开发
促进南方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
建康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城市。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思考:
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4世纪后期平城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
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今欲断北语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说汉语 穿汉服 鲜卑服饰汉族服饰南朝穿胡服的宫廷乐队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改汉姓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通汉婚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学礼法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请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增强了北魏实力。 作用: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传说因兴起于鲜卑山而得名。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曾归附东汉,东汉末年开始大量南迁,南北朝时期拓跋部曾先后建立北魏、东魏、西魏等政权。鲜卑族历史1、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2、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理解“民族交融”的含义都城:建康(今南京)南朝:宋、齐、梁、陈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朝与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背景:内容:意义:目的:【1】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
A.宋
B.北魏
C.齐
D.梁B【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A【3】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历史上称为北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
A.386年
B.439年
C.485年
D.494年A【4】自习课上,小王在整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课堂笔记,你认为应该包括哪几项?(??? ?)
①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
②提倡和汉人通婚
③在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④生产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