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课件(25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课件(25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8 17:34:43

文档简介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农奴制对俄国的影响、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等问题的探究,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和根据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的学习,认识落后的制度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实现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树立改革的意识;
学情分析:
从学情来看:通过学习必修课,学生对于工业革命时期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改革的相关背景和史实基本理解;同时学生基本掌握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史料研读能力有所提高;但对于俄国历史了解很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教学难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提问:尼古拉一世为什么自杀?沉重打击指的是什么?
【讲授】改革的背景
提问:
提问: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对战双方,结果?
结合材料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原因是什么?
【活动】讨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原因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恩格斯?
【讲授】克里米亚战争
??????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俄国军事的落后及政治的腐败,根本原因是俄国的封建农奴制远远落后于英、法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
【讲授】农奴制含义
提问:
什么是农奴?
农奴——封建社会中对农奴主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业生产者。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有自己的经济和家庭,农奴主不能随意加以杀害;但不能够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从农奴主那里领得一块份地,世代被束缚在份地上耕作,向农奴主缴纳地租,并承担无偿劳役。农奴主直接用超经济的强制方法来剥削农奴的剩余劳动,可以把农奴连同土地买卖,抵押或转让。——《辞海》
【活动】以解读题方式分析农奴制建立过程
提问:
农奴制在俄国是如何建立的?
????? 15世纪末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并发展。随着西欧经济发达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不断增长,刺激俄国的农产品出口。为了获得利润贵族地主尽其所能保证有足够劳动力进行劳动,因此不断扩大劳役地租。16世纪末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农民自由迁徙,禁止农民逃亡,巩固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制逐渐形成。
? ? ? 17世纪,为了巩固贵族的支持,罗曼诺夫王朝加强了对农民的束缚于1649年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必须无条件地给地主服劳役;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农奴制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到17世纪末,买卖赠送农奴成为普遍现象,农奴奴隶化。
? ? ?? 18世纪,彼得一世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与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为了保障军费,甚至向农奴征收人头税。叶卡捷琳娜当政时期,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由贵族控制地方行政有效监管农民,大量农民变成农奴。农奴制大大加强。
【讲授】探究农奴制特点
特点:政治:世代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 经济:世代受剥削,没有土地
【活动】探究农奴制产生的影响
???????
??????? 把别人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以及违背神圣的基督教义,并且还是违背天神的戒条和意志的丑恶事情。——十二月党人《俄罗斯法典》(1824年)
??????? 赫尔岑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他在国外出版《钟声》杂志,号召一切进步力量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赫尔岑?
????????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彼得堡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坚持”自下而上”的革命,主张通过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准备发动公开起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
?????? 思想:新思潮涌动
【活动】亚历山大改革的出发点
思考: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 ? ? ?? “到处都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很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想,……从上面解决要比下面解决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
借助舆论、成立委员会、由秘密到公开;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讲授】改革的具体措施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
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有公民权;
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赎金高于当时实际地价二至三倍;
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外出做工要有村社书面许可证,付清赎金方可脱社;
【活动】探究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 一位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万岁’!‘万岁’!?
????????? 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民的希望,他给予人民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你们所梦想和所需要的。”?
进步性:推动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
局限性:不彻底性、掠夺性。
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活动】探究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活动】课堂小结
学生补充板书、生成知识结构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评价
【作业】自主合作探究
俄国这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课件25张PPT。 1855年2月18日午夜,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发出如下的电报:“皇帝正在死去,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
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19世纪初期俄国疆界图——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寻 道 图 强◎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克里米亚半岛俄国: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英法:加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地位。俄国 英、法、土俄国战败,
被迫接受《巴黎和约》起因: 双方:结果: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源:俄国
落后农奴制英、法
先进资本主义VS 15世纪末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并发展。随着西欧经济发达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不断增长,刺激俄国的农产品出口。为了获得利润贵族地主尽其所能保证有足够劳动力进行劳动,因此不断扩大劳役地租。16世纪末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农民自由迁徙,禁止农民逃亡,巩固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制逐渐形成。
17世纪,为了巩固贵族的支持,罗曼诺夫王朝加强了对农民的束缚于1649年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必须无条件地给地主服劳役;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农奴制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到17世纪末,买卖赠送农奴成为普遍现象,农奴奴隶化。
18世纪,彼得一世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与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为了保障军费,甚至向农奴征收人头税。叶卡捷琳娜当政时期,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由贵族控制地方行政有效监管农民,大量农民变成农奴。农奴制大大加强。 农奴——封建社会中对农奴主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业生产者。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有自己的经济和家庭,农奴主不能随意加以杀害;但不能够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从农奴主那里领得一块份地,世代被束缚在份地上耕作,向农奴主缴纳地租,并承担无偿劳役。农奴主直接用超经济的强制方法来剥削农奴的剩余劳动,可以把农奴连同土地买卖,抵押或转让。
——《辞海》 探究1:俄国农奴制的特点?19世纪中期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治:世代受压迫
地位低下
没有人身自由经济:世代受剥削
生活贫困
没有土地◎ 1801-1860年农奴骚动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奴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政治: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农奴骚动冲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经济: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工业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 俄国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温故知新: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农奴制革命呼声越来越高新思潮① 青年军官"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② 知识分子改革派(19世纪40-50年代)◎ 新思潮的涌动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张雪思想 把别人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以及违背神圣的基督教义,并且还是违背天神的戒条和意志的丑恶事情。
——十二月党人《俄罗斯法典》(1824年) 赫尔岑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他在国外出版《钟声》杂志,号召一切进步力量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彼得堡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坚持”自下而上”的革命,主张通过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准备发动公开起义。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衰弱。俄罗斯好像从昏睡中醒了过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 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 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车尔尼雪夫斯基路在何方?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他清楚地认识到:“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
——《苏联通史》
“到处都在谣传,我要给农奴自由,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农奴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很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根本目的:◎改革策略◎改革措施:二一九法令农民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地主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
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亚历山大二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有公民权;
农奴可赎买一块份地;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地主获得高于实际低价二至三倍的赎金;村社负责赎金和赋税缴纳,外出做工需由村社许可,付清赎金得到村社许可才能脱社;◎改革的评价探究2:请结合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评价。
一位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万岁’!‘万岁’!
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民的希望,他给予人民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你们所梦想和所需要的。”◎进步性:人身自由自由劳动力工业革命土地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发展封建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性 质:◎局限性:①不彻底性②掠夺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村社严格管理付出沉重代价、背负沉重债务;土地不足以维持生计19世纪中叶世界形势图(局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德国统一
1871年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1875年工业文明冲击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艰难前行板书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措施 三、改革的评价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克里米亚战争。(3)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