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2.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3.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5.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及矫正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③为近视眼矫正模型
B.①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④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C.②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④为近视眼矫正模型
D.②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③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7.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选项中的( )
A.
B.
C.
D.
8.如图所示分别是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
B.乙是近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
C.甲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D.乙是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9.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D.若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的值叫做镜片的度数,则2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2m
10.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睛来矫正视力.
12.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 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3.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14.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 视眼,应佩戴 透镜矫正.
15.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 视眼.(选填“近”或“远”)
16.远视眼俗称老花眼,如图中属于老花眼成像图的是 ,可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7.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8.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 像(填“实”、“虚”),是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9.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眼球的折光系统,图甲所示.
(1)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2)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乙.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①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 分为两组;
②测定两组学生 ;
③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20.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 cm.
(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 像.
(3)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
(4)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
21.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理知识
(1)如图1所示,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 眼是近视眼(选填“甲”或“乙”),需配戴 透镜矫正.
(2)如图2所示,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 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3)在北方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
2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甲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乙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其矫正做法是图 .
2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 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016 随州)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分析】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解答】解:
AB、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C、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C错误;
D、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熟练掌握远视眼的成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3.(2016 天门)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分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解答】解: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故选B.
【点评】此题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难易程度适中,是一道好题.
4.(2016 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分析】(1)远视眼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答】解:A、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远视眼要戴一个凸透镜来矫正.故A正确;
B、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在一定范围内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因此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C正确;
D、因为当f<u<2f时,像距v>2f,所以蜡烛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从1.1f匀速运动到1.9f(f为焦距)的过程中,由于像距移动的范围大,因此v′>v,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规律的应用,记熟成像规律是关键,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5.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 )
A.
B.
C.
D.
【分析】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
③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
【解答】解:A、光线射入眼睛,像正好在视网膜上,属于正常人的眼睛,符合题意;
B、该眼睛佩戴凹透镜后,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属于近视眼,不符合题意;
C、该眼睛佩戴凸透镜后,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属于远视眼,不符合题意;
D、光线射入眼睛后,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属于近视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6.如图所示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及矫正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③为近视眼矫正模型
B.①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④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C.②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④为近视眼矫正模型
D.②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③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聚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太弱,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1)在①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图所示的是近视眼模型.因此要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③图所示.
(2)在②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该图所示的是远视眼模型.因此要戴凸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④图所示.
故选A.
【点评】(1)此题考查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将图中的各个设备与眼睛的构造对应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明确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是关键.
7.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选项中的( )
A.
B.
C.
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
【解答】解:激光矫正近视,是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
图B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图C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
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近视眼是长期用眼不卫生,包括用眼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看书不注意休息、在强光下或弱光下看书等,造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办法主要是带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或进行必要的手术.
8.如图所示分别是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
B.乙是近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
C.甲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D.乙是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分析甲图能看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乙图能看出,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9.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D.若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的值叫做镜片的度数,则2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2m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
(1)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焦距的倒数是焦度,焦度的100被是度数.
【解答】解:A、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故A错误;
B、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故B错误;
C、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C正确.
D、设该镜片的焦距是f,根据题意则有×100=200,所以镜片的焦距f=0.5m.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以及焦度和焦距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10.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分析】远视眼戴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近视眼戴凹透镜,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太阳镜是透明的厚度相同的玻璃,戴上太阳镜看物体,不改变物体的大小.
【解答】解:通过眼镜看书本上的文字,通过两个镜片都看到放大的字,所以小刚戴的眼镜两个都是凸透镜,是远视眼镜,小刚的眼睛是远视眼.
故选A.
【点评】掌握凸透镜、凹透镜、透明玻璃的成像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16 梧州)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前 (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 凹透镜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睛来矫正视力.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凹透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2.(2016 桂林)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 凹透镜 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分析】人眼的成像与凸透镜成像原理中照相机类似.近视眼是由于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
【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透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眼的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3.(2016 湖北)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 (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25 (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分析】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眼睛看近处物体最舒服的距离是25cm,这个距离是明视距离.
【解答】解: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明视距离25cm左右.
故答案为:太强;2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明视距离是个正常眼睛看近处物体的最佳距离,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看近处物体的最佳距离和正常眼睛是不同的.
14.(2016 怀化)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 近 视眼,应佩戴 凹 透镜矫正.
【分析】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解答】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近;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5.(2016 百色)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 近 视眼.(选填“近”或“远”)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增强.
【解答】解:由图可知,其中透镜A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故该模型是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凹;近.
【点评】该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故能从光的会聚和发散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和矫正是解决该知识点的关键.
16.(2016 河池)远视眼俗称老花眼,如图中属于老花眼成像图的是 乙 ,可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分析】(1)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从由远视眼的成因,即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知,甲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乙;会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2016 自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凸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远视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分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以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
【解答】解:(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它们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2)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绿;凸;远视.
【点评】此题是对色光三原色以及学生凸透镜特点、对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18.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 虚 像(填“实”、“虚”),是 凸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近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
【分析】(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从镜子前面观察,其外面呈弧形,类似于凸面镜;
(2)外面的物体经凸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解答】解:近视镜从前面观察,会由于光的反射成像,镜片是有弧度的,从前面看向外凸,与凸面镜成像是一样的,成的是虚像,离镜片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故答案为:虚;凸;近.
【点评】本题考查凸面镜的成像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凸面镜成像的特点有所了解.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9.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眼球的折光系统,图甲所示.
(1)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晶状体 .
(2)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乙.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凹透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①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 是否近视 分为两组;
②测定两组学生 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
③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分析】(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矫正.
(3)根据“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这一知识点去完成研究过程.
【解答】解:(1)据分析可知,图中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
(2)据图可知,此时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所以是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3)据题意可知,在实验时,要将这些同学按是否近视分成两组,测定它们的血清中锌的含量,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晶状体;(2)凹透镜;(3)是否近视;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和视力的矫正,以及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注意非知识目标的培养,即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保护好眼睛的良好习惯.
20.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 10 cm.
(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3)向水凸透镜内 注入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前 (选填“前”或“后”).
(4)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凹 透镜.
【分析】(1)通过图甲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3)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引起的;
(4)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需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透镜变厚,此时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变强,像将成在光屏之前,即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4)要使像能成在原来光屏的位置,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1)10;(2)缩小;实;(3)注入;前;(4)凹.
【点评】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主要考查了成像规律的应用及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21.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理知识
(1)如图1所示,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 甲 眼是近视眼(选填“甲”或“乙”),需配戴 凹 透镜矫正.
(2)如图2所示,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色散
现象.
(3)在北方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低 (选填“高”或“低”).
【分析】(1)近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等等;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它们是太阳光通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
(3)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液体不容易凝固.
【解答】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属于近视眼的是甲图;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
(2)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太阳光会穿过树林,形成光柱;
雨过天晴,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珠,太阳光通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这说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不容易凝固.
故答案为:(1)甲;凹;(2)直线传播;色散;(3)低.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色散、凝固点等知识,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2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甲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乙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c) ,其矫正做法是图 (a) .
【分析】(1)在有眼镜时能成清晰的像,可看做是近视眼已矫正了,拿走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分析.
【解答】解:(1)在有近视眼镜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拿走近视眼镜后,像不清晰了,这与近视眼的成因相同,即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蜡烛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想成清晰的像,像向后移动到光屏上,即像距增大,应减小物距,即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靠近眼睛.
(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成像情况是(c)图;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矫正做法是(a)图.
故答案为:(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2)(c);(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镜及其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2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倒立 、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焦距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C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 .
【分析】(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2)由材料“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可得出答案;
(3)由“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可得出结论.
(4)保护眼睛,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坚持做眼保健操.
【解答】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焦距变短,反之亦然;而照相机的镜头是用玻璃做成的,其曲度不能调节,一般是通过调节像距,使像变得更清晰.
(3)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
(4)预防眼睛疲劳眼睛保健很关键,不要到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坐车看书,以及做眼保健操等.
故答案为:
(1)倒立;
(2)焦距;像距;
(3)C;
(4)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