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8 13: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诠释(quán)
裨益(bì)
行辈(xínɡ)
B.
跻身(jī)
霎眼(shà)
自诩(xǔ)
C.
归省(xǐnɡ)
迸溅(bìnɡ)
匿笑(nì)
D.
栖息(xī)
撷取(jié)
反刍(chú)
2.下列词语中共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错别字并订正。(
)(2分)
无动于哀
指手画脚
一视同仁
不屈不挠
谈笑风声
走投无路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删去“由于”。)
B.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人物”改为“形象”。)
C.他一进教室,许多教室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许多”与“教室的”位置互换。)D.杜小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删去“否”。)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为你打开一扇门》的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人口处。
B.《往事依依》中,作者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写:”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C.《刻舟求剑》选自《韩非子》,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D.《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按照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之夜到拜大年,对家乡过大年的情形如数家珍,依次道来,寄托了人们种种美好的期盼和愿望。
5、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2分)
例句:来到首都北京,你会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
仿句:来到我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会不虚此行。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5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6、按要求写出相应诗句。(8分)
(1)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刻舟求剑》
(2)
▲▲▲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3)
▲▲▲
,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4)
▲▲▲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6)
写出两句描写春季的名句:(1)
▲▲▲
(2)
▲▲▲
(二)诗歌鉴赏。(5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7、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B.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

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
8、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9—12题。(12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3)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项为之强(

鹤唳云端(

凹者为壑(

10.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明察秋毫(

②项为之强(

③怡然称快


④鞭数十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2.上文作者围绕“记趣”叙写了自己幼时的哪几件趣事?(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社戏》节选文段,完成13—16题。(12分)
①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②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③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④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A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B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⑤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⑥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⑦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⑧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⑨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选段可分为两层,其中第①段到⑥第段主要写
;第⑦段到第⑨段主要写
。(2分)
14.分析第4段画曲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
15.第4段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A和B两处划线句通过
描写

描写表现了双喜
的性格特点。(4分)
16.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请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写景的作用是:
(二)阅读《改变一生的闪念》文段,完成17—21题。(13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③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⑥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⑦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8.第④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19.文中第④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冲”和“搂”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1.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2分)
四、作文(共40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一)22、题目:我与
的亲密接触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真实地名、班级和人名。
(二)23、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B
2.哀—衷
声—生
3、B(A
项,主语残缺,根据语意,应把“由于”删去,修改正确;B
项,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把“引人入胜”改为“栩栩如生”或把“人物”改为“故事情节”;C
项,语序不当,“许多”与“教室的”位置互换,修改正确;D
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删去“否”,修改正确。)
4、C
5、你会领略五指山的深邃秀丽,品味椰子的新鲜美味。(句式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6、(1)
遽契其舟
(2)梅须逊雪三分白
(3)海纳百川
(4)今夜月明人尽望
(5)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略
7、D
8、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失落、孤独悲愤的思想感情。
9、wèi


10.这里泛指花纹
②这里同“僵”,僵硬
③喜悦的样子
④用鞭子打
11.①心中想像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是鹤了。
(只要重点词语译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就算对。译对一小题给2分)
12.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答对一点给1分)
13.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14.表现了我没有看到社戏的失落难过的心情。
15.语言
神态
聪明、热情、善解人意、勇于承担责任(前两空各一分,第三空2分)
16.视觉: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写景的作用: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兴奋愉快的心情和对江南农村美景的热爱。(第一问2分,例句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第二问2分)
17.老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18.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19.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若答“觉得小女孩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可笑而笑”,不给分)。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幸福、高兴。(意思对即可。每处2分。共4分。)
20.冲和搂生动地表现出老是救助小女孩心情的急切,动作的迅速,能更好地表现老师无私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的高尚品质
21.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四、(一)
根据试题特点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扮靓标题。
  一是以人物、实物等来补题。例如,“我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与网络的亲密接触”“我与动漫的亲密接触”“我与外星人的亲密接触”“我与诱惑的亲密接触”……
  二是从励志方面来补题。例如,“我与成功的亲密接触”“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我与挫折的亲密接触”“我与理想的亲密接触”“我与奉献的亲密接触”……
  三是用情感类的词语补题。例如,“我与父爱的亲密接触”“我与母爱的亲密接触”“我与友情的亲密接触”“我与故乡的亲密接触”……
  无论怎样补充,怎样立意、选材,都必须围绕作文“我”和“亲密接触”这两个关键词语,而“亲密”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感悟等,这样才能扣住“亲密接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