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8 13: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
A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jué
jiàng。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
B,不肯因噎废食……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奋斗更有力的chéngnuó。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mùyù、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1.根据拼音在下列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2.文中A处应填上的标点符号为
。(2分)
3.应填入B处恰当的成语序号为
(A生意盎然
B海阔天空)(2分)
4.语文实践活动:涵亚中学举办“人生本色
理想闪光”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8分)
(1)活动一:我来设计活动(2分)
为营造活动氛围,学生会要在校内开展“畅谈理想”活动,请你根据示例,在横线上再写出两个活动名称。
示例:
理想之光板报设计
(2)活动二:我也来对对子(2分)
以花喻人,寄寓理想。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四句话的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上联

;下联

(3)活动三:我也会品名著(4分)
阅读《小王子》,回答问题:
①小王子拜访的第二个星球住着
(
)(2分)
A.漂亮的人
B.酒鬼
C.扳道工
D.虚荣的人
②下列对《小王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小说叙述者是飞行员,他讲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B.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访问过六个星球。
C.小王子爱着自己星球上的一朵花,却因为和花闹了别扭而赌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到其他星球上去旅行。
D.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心中的风雨来了,
。《母亲》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嫩绿的芽儿》
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4)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社戏》)
(5)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人有悲欢离合,
。(《水调歌头》)
(7)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良好祝愿的句子是:


二、阅读与欣赏(6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6-7题。(共6分)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注】陂(bēi):池塘。
陌:道路
6.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1)
(2)
(2分)
7.从修辞手法角度,结合内容,说说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②。”如知其非义③,斯④速已矣,何待来年?
(《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已:停止。③义:符合道理、事理。④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8.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断一处)(4分)
(1)吾



(2是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反归取之(

③或告之曰(

④是非君子之道(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2分)
②斯速已矣,何待来年?(2分)
11.你认为【甲文】【乙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柔软的父亲》,完成12-16题(19分)
(1)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2)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3)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4)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5)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6)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7)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8)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9)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10)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11)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12)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13)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各自“柔软”的具体表现。(3分)
13、开头第一段作用是什么?(4分)
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这句话。(3分)
15.第⑩段写道:“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请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说说我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4分)
16.“那是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说说这句话如何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四)阅读《童真》,完成17-21题。(21分)
童真
刘继荣
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⑵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⑶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⑷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⑸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⑹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⑺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⑻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⑼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⑽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⑾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⑿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⒀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⒁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有改动)
17、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地点
情节
心情
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早市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心中为难
广场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
惴惴不安
家中

无比欣慰
18、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4分)
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19、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1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20、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4分
21、文章第(13)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你分别解答一下,并说明理由,然后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6分)
三、写作与积累(65分,含书写分5分)
2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冰心笔下的童真和母爱在《繁星》、《春水》中闪烁和荡漾;鲁迅儿时故乡的社戏让人流连忘返;于漪的往事让人回味无穷……只要用心感悟,童年那醉人的时光总让人难以忘怀。同学,你的童年呢?
请以“童年时光惹人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叙事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个字,字迹工整、规范、美观;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6-17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倔强
承诺
沐浴
2.:
或冒号
3.B
4(1)我谈(畅谈)理想主题班会
名人理想图书展览
理想青春知识竞赛
(2)上联:夏荷濯清涟
,出淤泥而不染;下联:冬梅傲霜雪,
远群芳以无争。
(上下联颠倒不得分)
(3)

D
②D (是蛇,不是狐狸)
5、略
6、2分(1)树上的杏花
(2)倒映在水中的花影
(写到杏花和花影即可)
7.示例一:后两句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1分)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2分)
示例二:后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意思是诗人宁可象雪花那样凋零消失在水中,也不愿零落在尘埃里被玷污、被践踏,(1分)寄托着诗人心志高洁、不合流俗的情怀。(2分)
8.(1)吾
/



(2)是
/





(4分)
9.①用②同“返”,返回③有人,有的人④这(4分)
10.①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分)
②就应该立刻改正(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2分)
11、甲文:做事迷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2分)
乙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浪子回头金不换;
或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意对即可。)(2分)(意对即可)
12、中年壮汉为孩子在池边费力地捕捉蝌蚪;
拳师父亲为孩子捉萤火虫;
“我”的父亲给我洗澡。(1点1分
共3分)
13、4分(1)吸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为下文写几位父亲的柔软作铺垫(“引起下文”得1分)
14、外貌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同学父亲彪悍、粗犷的外表,与他内心的慈爱、温暖形成对比,反衬出父亲的“柔软”、“慈爱”,(1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同学父亲的赞美之情。(1分)
15、4分
疼;
痛苦、羞愧;
对父亲的埋怨;
不理解
(答出两点就给满分)
16、“疼痛”是指那一次洗澡,父亲带给我身体上的疼痛和内心的羞耻,(2分)而现在想起来,那是父亲把全部的忧伤和酸楚积聚的搓澡,他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表现了父亲粗犷外表下的柔情、深情。(2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赞美。(1分)
17.
4分①忧心忡忡
②十分紧张
③回家路上
④发现女儿的童真、善良
18、4分
(1)①“惊”是因为原本憨憨的女儿会如实的告诉陌生男子,但实际是女儿对陌生男子有警惕之心,懂得保护自己,出乎我的意料。
②“喜”是因为见到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我不由地生出喜悦之情,再也不担心女儿被陌生人欺骗。
19、3分
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危险、世俗比作浊流,把孩子的童真与善良比作清泉,把浊流与清泉形成对比(1分),突出童真难能可贵。(1分)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童真与善良的赞美之情(1分)
(比喻、对比写到任何一种即可)
20、4分(1)“陌生的童真”是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全然的信任陌生人。
另一方面指的是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相信陌生人。
21、6分(1)看法:我“喜”(1分)是因为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让我不由得生出惊喜之情(1分)
我“忧”(1分


是因为女儿如此之小就懂得这些世俗的东西。1分
(2)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2分
22、作文:切入分45-46分(不含书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