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实际问题 4(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实际问题 4(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28 19: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连乘应用题,掌握数量关系,理解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正确解决有关连乘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连乘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21×10= 50×90= 40×100= 5×1000=
10×43= 40×20= 8×200= 60×80=
6×2×4 2×4 ×8 4×5×7 2×8×5
1×5×7 5×2×5 4×5×9 8×5×2
2. 比较最后两道连乘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看屏幕,出现饮料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2. 小组讨论: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你的想法是什么?。
3. 全班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4.学生完整的叙述解题思路。
5.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师总结: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哪一种方法是最适合你的,你就选择哪一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书上P15页“试一试”。每箱有16包毛巾,每包有12条,5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条件和问题?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汇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谁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
(3)师: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假设先从每箱里拿1包,5箱就拿了12×5=60(条),实际每箱里有16包,就这样拿了16次,所以再用60×16=960(条)。
2. 独立完成P16 2、3题。
(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解答。
(2)指名汇报。
四、总结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在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