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先除后乘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材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18×10= 30×70= 62×100=
10×75= 60×40= 100×89=
30×100= 100×70= 80×4=
二、指导练习
1.出示练习题:王师傅以前每小时能加工18箱啤酒,现在4小时能加工96箱。照现在的工作效率,14小时就能完成任务。王师傅共加工多少箱啤酒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师:哪两个条件有直接关系?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3)理解“工作效率”是什么意思?
(4)再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5)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指名完整的叙述解题过程。
2.试一试。(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1)学校买了8把椅子,共用了360元。照这样计算,我们学校要买40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2)小明5分钟能输入4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他半小时能输入多少个汉字?
提示:“半小时”是多少分钟?
老师随时批改,指导个别学生集体交流,说出分析过程。
每个学生分别完整叙述解题过程。
3.指导学生分析连除的应用题。
(1)小华4天看了32页书。照这样计算,看完一本120页的书,要用多少天?
方法:学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哪两个条件有直接关系?能求出什么问题?(板书:32÷4=8(页))
再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120÷8=15(天)
师:你会写出综合算式吗?120÷(32÷4)
追问:32÷4求的是什么?120÷8求出的是什么?
完整的叙述分析过程。
师:这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板书:连除应用题)
(2)试一试:6个笔记本24元,我带了280元。最多能买几个笔记本?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指名分析,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P20 /6、7(1)。老师随时批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