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贾》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鞭贾》是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在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中寓言是一种重要的体裁,柳宗元写了《黔之驴》、《捕蛇者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针砭时弊,尤其是讽刺官场百态。善于用生动描写,塑造拟人化的艺术形象,特征鲜明,物与人之间形成强烈的隐喻关系。《鞭贾》中通过对鞭的生动描写形成对官员的强烈隐喻典型地体现了寓言的文体特征。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1.通过《鞭贾》的学习,学生能够读懂柳宗元对官员伪饰自己的无能还自抬身价,从而祸害百姓这种现象的讽刺。2.通过与《卖柑者言》的对比阅读,强化对寓意的认识,强化对寓言的文体特征的认识,熟练把握寓意与寓体特征之间的隐喻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文言文学习文本更多取材与传记与议论散文,寓言这种寓议论于故事的散文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听过很多寓言故事,对寓言有很多感性的认识,但没有完整的对这种文体有理性的分析,因此可以说学生对寓言既熟悉又陌生。
二、教学目标的分解及对应的活动和检测
1.教学目标确定
布卢姆两维教学目标分类表(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 事实性知识
目标1
B 概念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目标1
D 元认知知识
目标2
目标3
2.教学目标分解
目标1: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自主读懂重点字词。
目标2:学生依据寓言的文体特征,通过分析《鞭贾》的寓体特征,解读寓意
2.1归纳寓言的文体特征
2.2找出描写鞭的语句,归纳鞭的特征
2.3通过说出鞭的特征与官员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了解寓言的隐喻特征。
目标3:学生通过与《卖柑者言》寓体、寓意的对比分析,探讨寓言流传的原理。
3.1能指出鞭与柑的寓体特征的异同点,并依此指出寓意的异同点
3.2分析寓言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出寓言的共通因素。
3.教学目标对应活动
目标1:活动1提问注解(穿插在文意分析中进行)
目标2.1:活动2解说寓言成语故事,总结寓言特征
目标2.2:活动3依据示例找出描述鞭的特征的语句,归纳鞭的特征
目标2.3活动4依据文章语句,指出鞭与关官员的隐喻关系
目标3.1活动5比较鞭与柑特征和寓意的异同点
目标3.2活动6讨论寓意相似的寓言能穿越时代的原因
活动说明:
活动1:旨在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活动2:旨在调动学生既有知识,初步感知寓言的文体特征。
活动3:旨在通过检索语句,找出寓体特征。
活动4:旨在通过分析找出寓体特征与寓意的隐喻关系。
活动5:旨在通过比较鞭与柑寓体特征和寓意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寓言的文体特征。
活动6:旨在通过探究行为动机的人性因素,了解寓言的流传规律,从而更深刻理解寓意。
4.教学目标对应检测
评估1:能够准确说出字词解释。
评估2:能说出成语相应故事,指出包含故事寓体和寓意两部分。
评估3:能准确找出描述鞭特征的语句,用准确的词语概述鞭的特征。
评估4:能一一对应说出鞭的特点与官员特点。
评估5:能指出寓意区别源于寓体特征的区别。
评估6:能说明人物行为动机,解释人物心理,指出所蕴含的人性。
附: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州有卖果水果者,善擅长藏储存柑,涉经寒暑一年不溃腐坏;出拿出来之烨然有光泽,玉质而金色。置于市市场,贾jià价十倍,人争鬻yù买之。
予贸交易,买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旧絮棉絮。
予怪而问之曰:“若你所巿卖于人者,将以实笾biān豆盛祭品的器具、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炫耀外表面以惑迷愚傻子瞽瞎子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以此为业有年多年矣,吾赖靠是这个以食养吾躯身体。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怨言;而独偏偏不足满足于子您乎?世世界上之为干欺者骗子不寡少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您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握军令、坐皋gāo比虎皮坐褥者,洸guāng洸乎威武干城保卫国家之具人才也,果真个能授运用孙孙武、吴吴起之略兵法耶?峨高大冠、拖长绅文官的腰带者,昂昂乎高高在上庙堂朝廷之器人才也,果能建伊伊尹、皋皋陶 yáo之业功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官吏奸奸恶而不知禁,法斁dù败坏而不知理治理,坐靡消耗廪粟公粮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chún陈酒醴lǐ甜酒而饫yù吃饱肥鲜者,孰谁不巍巍乎高大可畏、赫赫乎势盛可象效法也!又何往哪里找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您是这些之不察不看,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回来而思其言,类好像东方生东方朔滑gǔ稽诙谐之流。岂其难道是愤痛恨世腐败的现状疾嫉邪邪恶的势力者耶?而托假托,借故躲避于柑以讽委婉劝说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