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与课文相关情节。
2
词语识记,理解古今异义词。
3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4
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词语识记,理解古今异义词。
2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好汉歌》,引出小说《水浒传》。当年,随着《水浒传》的热播,让这首歌红透大江南北,听到它,我们眼前就浮现出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英姿壮举。今天,我们将学习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起见识好汉们的过人才智。
二
教师导学
1
走进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自幼聪明好学,成年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不精通。但其性情洒脱,淡薄名利。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相传其定居地有一芦苇荡,荡中有一土墩,即以此为梁山水泊,完成长篇巨著《水浒传》。
2
了解作品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步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热情讴歌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束。
3
题解课说
杨志人称“青面兽”,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北京大名府充军;留守梁世杰因杨志武艺高强,提拔他为监军提辖;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送生辰纲。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
三
初读感知
1
积累字词,理解难懂词语。
端的:真的,确实。
逞变:卖弄口舌。
趱行:赶紧走。
吹嘘:嘴里嘘气。
计较:计策。
尴尬:容易出麻烦。
影着:隐隐约约的出现。
聒噪:打扰,对不起。
胡乱:索性,干脆。
打火:生火做饭。
兀自:尚且,还。
值得:有必要。
理会:评理。
2
复述故事情节。
吴用利用酷热的天气,料定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会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歇息,而且口渴难耐,便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等人在松林中歇息时,白胜挑酒走上黄泥冈,军士们想买酒解渴,遭杨志阻拦。白胜欲擒故纵,表示不卖。假扮客商的晁盖等人装作恰好路过,便
来买吃一桶,让杨志放松警惕,并以舀酒为掩护,在另一桶酒中下药。白胜与讨吃便宜的客商追夺,让蒙汗药神不知鬼不觉的下到酒里。看此情景,杨志不得不信这是好酒,当杨志同意买酒,白胜却假意不卖,这样彻底麻痹杨志,让他完全放松警惕。结果杨志等人全被蒙汗药放倒,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3
吴用等人的智取体现在哪几方面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矛盾
智用计谋
四
合作探究
1
杨志等人是如何智用天时的?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作用。
提示:找出有关天气的描写,看看这与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有什么关系
句子: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作用:为后文松树林歇息和白胜卖酒做准备。
杨志一方疲惫劳累,晁盖一方以逸待劳,占尽智取首要因素。
2
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地点?
提示:选择这一地点对劫纲成功有什么帮助。
选择原因:
(1)料定杨志等人会在此歇息。
(2)黄泥冈可作掩护
(3)松树林可以模糊视线,为吴用取药下药做准备。
3
杨志一行人内部有哪些矛盾?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提示:找出矛盾产生的原因。思考这和劫纲有何关系?
矛盾:
(1)杨志推迟动身时间,让军汉们在烈日下行走,引发抱怨,矛盾产生
(2)为赶行程,禁止军汉们休息,动辄鞭打漫骂,怨愤加剧,矛盾升级。
(3)虞侯、老督管不满杨志的粗暴武断,矛盾激化。
作用:杨志被完全孤立,松林中歇息时,无人理会他的打骂。
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4
晁盖等人是如何诱使杨志上当的?
提示:吴用的计谋是如何得逞的?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疑心】
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疑虑】
巧下药,麻倒对方。【妙计得逞】
五
质疑解难
1
题目是“智取生辰纲”,但内容确是杨志一行如何保护生辰纲,
这样安排是否矛盾
(1)如何智取,做何准备,文中并未说明。只写杨志一行的内部
矛盾及他的精明谨慎,使读者也莫名其妙,看到补叙才恍然大
悟,文章显得悬念迭生。
(2)若把晁盖等人的计划明写出来,直接展示,太过平淡,无法
突出“智”字.
2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意见一:杨志一行十五人之间的矛盾。
意见二:明线是杨志一行十五人之间的矛盾;
暗线是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的经过。
明确:
小说只有一条线索,即杨志一行十五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明线暗线是指结构的安排,杨志一行在明处,吴用等人
在暗处,这只是作者叙述角度的不同,但杨志和晁盖等
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并未拉到暗处展示,所
以只有一条线索。
六
课堂练习
1
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端的(真的)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
B
这干系(责任)须是俺的。
C
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应该)依我劝一劝。
D
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牛)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根据传说编辑而成,历史上无宋江起义之事。
B
《水浒传》中起义军的首领,都是社会下层人士,
都是自觉走
上反抗道路的。
C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
《水浒传》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加工而成
的。
3
对杨体志打人行为分析不当的是【
】
A
体现了他一意孤行蛮横无礼的性格特点。
B
是激化他与军健矛盾的重要原因。
C
一方面是为了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方面也在为自己升官
努力。
D
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们的言行。
课后小结
1
作者及写作背景。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
义。热情歌颂了起义的正义性。
2
词语识记
3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杨志等人在松树林休息-----白胜卖酒----晁盖等人扮客商买酒-----巧下迷药-----杨志等人中计,生辰纲被劫。
4
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
o 写杨志的精明谨慎,更显好汉智谋过人。
o 不写智取,却处处显示智取,环环相扣,悬念迭起。
o 线索明晰,结构精巧。
课后习题
1 找出对杨志的描写,分析杨志形象。
2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分析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解读杨志的形象,总结杨志失败的原因。
2
品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3
从小说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解读杨志的形象,总结杨志失败的原因。
2
品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
1
从小说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
2
品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合作探究,解读人物形象
1、杨志是押送队伍的领导,为了押送成功,他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杨志的计谋呢
提示:首先,从押送的人数上看,杨志带兵不多,不过十余人,为什么不多带些人呢?
其次,从出发的时间上看,杨志为什么要调整时间呢?再次,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小径走,这又是为什么?
(1)少带人手,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时间上从五更出发,日中休息,调整为辰牌起身,申时休息,怕在晨光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嫌热,不愿出来。这是小心谨慎,智变行辰。
(3)小路艰险,行人稀少,歹人也不愿走,也是为了生辰纲的安全考虑。这是智选路径。
2、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出杨志的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为了保证生辰纲的安全,他煞费苦心。请同们再从文中找找,除此以外,杨志还有那些安全方面的举措?
提示:从文中找出对杨志的描写,揣摩他这么做的心理
(1)为赶路不惜得罪人: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2)减少中途休息次数、时间,担心军士懈怠。
(3)审查枣贩,谨慎、多疑。
(4)对卖酒人高度警惕,喝酒时慎之又慎。
3
如此精明谨慎的杨志还是败在了梁山好汉的手中,恐怕连他自己
也想不明白,你能告诉他失败的原因吗?
提示:任何事情的结果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
杨志也不例外,从他自己和对手两方面找原因。
内因:不会处理内部矛盾,粗暴鲁莽、急功近利,缺乏领导水平。
军健-------打骂-------怨怅
虞侯-------嗔-------搬口
老督管-------烦-------恼他
外因:吴用技高一筹,好汉们配合默契,强中自有强中手。
杨志的性格特点:
精明谨慎
足智多谋
急功近利
粗暴武断
虑事周全
警惕多疑
4、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提示:刻画人物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指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间接描写是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来表现主要人物。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军汉、虞侯、老督管)
反面衬托(好汉)
二
合作探究,品读环境描写
1
用一个词语形容小说中自然环境的特点,说说作者是如何层层渲
染,突出这一特点的?
提示:思考环境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
特点:酷热难耐
表现方法:
(1)通过作者介绍来写
(2)通过好汉之口来写
(3)通过杨志、虞侯、老督管之口来写
(4)通过军汉的语言行动来写
小结:从杨志一行人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以凉衬热的也不下十余处,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进一步突出了天气的炎热。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小说的情节与环境有何关系?
提示: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1)因为热,军汉们才一路惆怅不已。
(2)因为热,杨志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走,引发军汉们抱怨。
(3)因为热,军汉们在黄泥冈看见松树林才要歇凉,使矛盾激化。
(4)因为热,所以口渴难耐,见酒就要喝,连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
(5)因为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争抢喝酒才显的毫无破绽。
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三
创新阅读,思维拓展
1
“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能从文章中发现作者的披露,用你的火眼
金睛找出晁盖等人表演上的破绽吗?
(1)白胜卖酒居然不带瓢,引人生疑。
(2)不是自己的酒,却自作主张让别人喝,不合情理。
(3)既然此处强人出没,为什么对卖酒的人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
(4)这八个人都是武功高强的人,肯定肌肉发达。杨志看到这些人脱的赤条条的,怎能不起疑心?
(5)卖枣的应该带称,为何要带瓢?
小结:这些破绽或许是作者的无心之过,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但
是我们可以想到杨志失去人心,众人怨声载道,早已是心
烦意乱了,再加上天气炎热,又渴又累,再冷静的人也静不
下心来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一时的大意也是情
有可原的。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验,读完小说,
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1)只有内部团结,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2)处理问题要理智全面,不可简单粗暴。
(3)知己知彼,方可胜券在握。
(4)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5)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抓住对方弱点,攻其不备。
(6)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7)在做事时,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只强调自己的难处。
3
你能说出几个梁山好汉的绰号和与他们相关的故事吗?
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花和尚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大闹野猪林
行者武松——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黑旋风李逵——
及时雨宋江——怒杀阎婆惜
四练习巩固
1
对杨志分析正确的是:(
ABC)
A
杨志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为保证生辰纲的安全,他智藏行踪、
智变行辰、智选路径。
B
杨志打骂军健,不准他们歇息,禁止他们喝酒,也是为了生辰
纲的安全。
C
杨志审查枣贩,表现了他的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D
杨志十分精明,他的失败只能说是运气不好。
2
关于杨志失败的原因,正确的是(ABCD
)
A
杨志不会处理内部矛盾,导致他虽有领导之名,却无领导之实。
B
杨志遇事不理智,简单粗暴,急功近利,不得人心。
C
吴用料事如神,杨志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算计之中。
D
晁盖等人团结协作,上演一出好戏,让杨志稀里糊涂地上了当。
3
关于文中环境描写正确的是(
AB
)
A
炎热的环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 吴用的妙计就是根据这一环境设计的。
C
文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只有两三处。
D
文中的环境描写只有直接描写。
课后小结
理解—品味—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三个步骤。本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杨志其人,品读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明白了环境描写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小说中得到启示,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这些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课后习题
1
、抓住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
2
、以《我看杨志》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