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s内从3.0mol/L变成1.5mol/L,在这15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1.5
mol/L
B.1.5
mol/(L s)
C.0.1
mol/L
D.0.1
mol/(L s)
2.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
B.用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
D.在试管中进行铝和盐酸反应时,稍微加热
3.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移动
C.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
4.反应FeO(s)+C(s)=Fe(s)+CO(g)
△H>0,Δ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
B.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
5.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02
mol/(L·s)
B.v(B)=0.03
mol/(L·s)
C.v(B)=0.90
mol/(L·min)
D.v(C)=0.60
mol/(L·min)
8.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有、无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CO):n(H2)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的△H=91kJ mol-1,曲线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B.正反应速率:v正(状态Ⅱ)<v正(状态Ⅲ)
C.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CO,状态Ⅰ)<α(CO,状态Ⅱ)
D.n(CO):n(H2)=0.5时,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
c(CH3OH,1
00℃)<c(CH3OH,200℃)
9.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a与b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
(H+)×c(OH-)=常数.下列说正确的是
图中温度T1>T2
B.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C.图中五点的Kw的关系:B>C>A>D=E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10.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为0.4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11.已知反应2I-+S2O82-═I2+2SO42-,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反应速率可以用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20℃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C(I-)/mol L
C(S2O82-)/mol L
t/s
1
0.040
0.040
88.0
2
0.080
0.040
44.0
3
0.080
0.080
22.0
4
0.160
0.020
44.0
5
0.120
0.040
29.3
分析上述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I-
与S2O8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I-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S2O82-
的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5个实验中,编号3对应浓度的实验,反应速率最快
12.由重水D2O组成的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可用PH一样定义规定PD=-lg{c(D+)},下列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A.D2O呈中性,PD=7
B.1LD2O溶液中含0.01molNaOD,PD=12
C.用D2O溶解0.1molDCl成1L溶液,PD=2
D.在100ml0.25mol/LDCl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D2O溶液,PD=1
第Ⅱ卷
(共6小题,共64分)
13.(1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是
.
①冰醋酸
②次氯酸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氢钠
⑥蔗糖
⑦氢氧化铝
铜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硫酸氢钠(NaHSO4): ;氯化镁(MgCl2): ;
(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 L﹣1、0.1mol L﹣1,则c(OH﹣)甲:c(OH﹣)乙
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 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的HCl溶液,丙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
(5)NO2与NO之间存在如下可逆反应:2NO22NO+O2.T℃时,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NO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的比值不再改变的状态.
14.(10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无”)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填“增大”、“减小”、“不变”).
15.(12分)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
(填“大”,“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
;
(4)将amol
X与b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
.
16.(12分)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主要发生以下三个反应:
编号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平衡常数
CO(g)+2H2(g)CH3OH(g)△H1=﹣99
kJ mol﹣1
K1
②
2CH3OH(g)CH3OCH3(g)+H2O(g)△H2=﹣24kJ mol﹣1
K2
③
CO(g)+H2O(g)CO2(g)+H2(g)△H3=﹣41kJ mol﹣1
K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H,该反应△H=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
;
A.分离出二甲醚
B.升高温度
C.改用高效催化剂
D.增大压强
(3)工艺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无反应③发生.该工艺中反应③的发生提高了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
;
(4)以n(H2)/n(CO)=2
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该反应的△H>0
B.若在p2和316℃时反应达到平衡,则CO的转化率小于50%
C.若在p3和316℃时反应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等于50%
D.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n(H2)/n(CO)=3,则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50%
(5)某温度下,将8.0mol
H2和4.0mol
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反应达平衡后测得二甲醚的体积分数为25%,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某探究小组用测量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限选试剂:1.00
mol·L-1
HNO3、2.00
mol·L-1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水浴。
(1)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影响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能进行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编号
T/℃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①
常温
细颗粒
2.00
②
细颗粒
1.00
③
35℃
2.00
④
35℃
2.00
(3)整个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和大理石质量。
(4)该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除电子天平、干燥管、锥形瓶、药匙、胶塞、量筒等仪器外,必需的实验仪器还有___
。
②干燥管中应放置的试剂是________。
A.碱石灰 B.无水CaCl2
C.浓硫酸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所测速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8分)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5,则A为
酸,B为
酸(填“强”、或“弱”),若再稀释100倍,则A的pH
7(填“<”、“>”或“=”)。
(2)若A、B都是弱酸,则a的范围是
试卷答案
1.D
2.A
3.D
4.B
5.D
6.D
7.A
8.
BC
9.
AD
10.C
11.AD
12.D
13.
(1)
①⑦;④⑥
(2)NaHSO4═Na++H++SO42﹣;
MgCl2=Mg2++2Cl-
(3)小于
(4)丙>甲=乙
(5)
①③④
14.
(1)放热;
(2)减小
(3)无
(4)减小;减小.
15.
(1)3X+Y2Z;
c(Z)2/c(X)3﹒c(Y)
(2)0.01mol/(L min);
(3)相等;大;
(4)7:5
16.
(1)﹣263
kJ mol﹣1;K=K12 K2 K3;
(2)AD;
(3)反应③消耗了反应②中的产物H2O,使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CH3OCH3的产率;
(4)CD;
(5)2.25.
17.(1)硝酸浓度、温度、大理石表面积
(2)
实验编号
T/℃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①
②
常温
③
粗颗粒
④
细颗粒
(3)
硝酸溶液体积 (4)①秒表
②B ③偏大
18.
(1)强;
弱;
<
(2)2<a<5
考点分析
1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3化学平衡常数
4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5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证明。
6水电离的影响因素
7.化学反应速率
8反应热的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因素
9弱电解质的电离
10平衡常数计算和影响因素
1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12水的电离、溶液的PH值
1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4.反应热、活化能,转化率
1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6化学平衡、转化率、盖斯定律
1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8.水的电离、溶液的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