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2 08:48:5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它最初建立在( )
A.塞纳河边的高地上 B. 泰晤士河上的小岛上
C.塞纳河边的小岛上 D.莱茵河上的小岛上
2.人类社会在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聚落规模随历史变迁发生的改变是( )
A.小村庄变成大农场 B.小城镇发展成小村庄
C.大商埠变成大农场 D.大农场变成变成不城镇
3.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 )
A.有充足的水源 B.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C.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 D.有天然的防卫屏障
4.古巴姆城堡位于伊朗平原地带的巴姆带。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大约形成于6000年前,曾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却沦为一片废墟,其原因是( )
A.人类大规模的开发 B.气候的原因 C.地震原因 D. 战争原因
5.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下面对传统聚落产生破坏的因素有(  )
①自然环境恶化②人文环境恶化③人口增加④人口减少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聚落的消失跟自然环境无关的是( )
A.阿那萨人的迁徙B.楼兰古国的消亡C.意大利庞贝土城的消亡D.埃森市的工业区迁出市内
7.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用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A.应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
二、读图题
1.分析下列民居景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民居的名称。
① ② ③
(2)民居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
(3)关于民居③的发展,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它代表了一种优秀文化,应该全部保护
B.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保护下来
C.全部拆除,重新改造
D.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④图是我国江南水乡景观,其民居特点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它最初建立在塞纳河上的小岛上。故选C.
2. A.
解析:人类社会在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聚落规模随历史变迁发生改变的是小村庄变成大农场。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C.
解析: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故选C.21教育网
4. C.
解析:造成聚落消失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自然原因有火山、土震发生,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环境。古巴姆城堡消失的原因是由于地震的原因。故选C.21cnjy.com
5. A.
解析:答案同第四题。故选A.
6.D.
解析:德国埃森市曾经以农业为主,后来大力发展工业,变成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这个城市的许多工厂陆续关闭。现在,埃森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等产业,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故选D.21·cn·jy·com
7.D.
解析:对于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正确措施是有选择的保护和改造。故选D.
8.D.
解析: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要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故选D.
二、读图题
1. 分析下列民居景观图,回答问题。
(1)高架屋 窑洞 四合院
(2)气温高,降水多 黄土广布,取材方便,气候干燥,土壤直立性强的特点易挖成洞,冬暖夏凉www.21-cn-jy.com
(3)B
(4)墙体高,房顶坡度大
解析:四幅图中,第一幅是高架屋,第二幅是窑洞,第三幅是四合院,第四幅是江南水乡。高架屋所处的气候特点是湿热。窑洞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那里黄土广布,就地取材,气候干燥,土壤直立性强,冬暖夏凉。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发展与保护,应该说它代表了一种优秀文化,应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保护下来。我国江南水乡民居特点是墙体高大,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变化,并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
(2)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
读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1913年的迈阿密图和20世纪末的迈阿密图
提问: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明确: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聚落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新课学习
(一)聚落的规 模变化
案例1:
提问: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
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
明确:
1.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得出结论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
案例2:
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
明确:
1.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教堂
2.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
3. 现在的埃森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以商业、服务业、电子业、旅游业等为主的综合性城市。21教育网
得出结论2: 聚落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案例3:
1.图中中关村、魏公村、明光村和北太平庄等在1949年以前是在城区里还是在城区外?
2.地名随着聚落的变化而变化吗?(学生回答)
得出结论3: 聚落的名称(即地名)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四)聚落的兴衰变化
案例4:
阿纳萨齐人没有保护好环境,造成了什么后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
明确: 阿纳萨齐人大量砍伐当地的森林,周围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由于没有森林涵养水源,土壤被冲刷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了,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1cnjy.com
得出结论4: 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失。21·cn·jy·com
思考:聚落消失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
明确:自然原因:火山、地震等;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破坏草原;排放污水,污染河流等。
播放视频: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拓展延伸: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关于楼兰消失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毁灭于地形和自然变化;第二种说法认为:毁灭于人类过度开发;第三种说法认为:消失于战争;第四种说法认为:消失于瘟疫疾病。www.21-cn-jy.com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有些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或被人们放弃,或因毁灭而消失。这使我们懂得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四、课堂练习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聚落的变化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可以通过(资料)查询的方式,了解聚落的变化历程。 2·1·c·n·j·y
2.聚落的名称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我们可以从地名了解到该地以前的( 自然 )、经济和(人文 )方面的一些情况。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并不都会( 日益繁荣 ),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失。 21·世纪*教育网
4.近年来,人们在我国的罗布泊沙漠里发现了许多古聚落存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说明( D )
A.聚落的规模会随着发展而不断壮大
B.古代的聚落往往不容易保存
C.地名作为景观的标志,往往比较稳定
D.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的也会被人们遗弃或消失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读图、析图、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理思维。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部分,加强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意识。
聚落的规模变化
聚落的性质变化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聚落的标志——名称
聚落的兴衰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情境导入
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913年的迈阿密
20世纪末的迈阿密
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
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聚落的规模变化
新课学习
案例1:
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
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西岱岛
1652年的巴黎
1653——1789年的巴黎
1790——1870年的巴黎
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区



西岱岛
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
新课学习
1652年的巴黎
1653——1789年的巴黎
1790——1870年的巴黎
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区



西岱岛
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新课学习
1652年的巴黎
1653——1789年的巴黎
1790——1870年的巴黎
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区



西岱岛
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结 论 1
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新课学习
案例2:
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
教 堂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
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
新课学习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新课学习
现在的埃森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以商业、服务业、电子业、旅游业等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
结 论 2
新课学习
聚落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新课学习
1.图中中关村、魏公村、明光村和北太平庄等在1949年以前是在城区里还是在城区外?
图中这些地方1949年以前在城区外。
案例3: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新课学习
聚落的名称(即地名)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2.地名随着聚落的变化而变化吗?
结 论 3
阿纳萨齐人没有保护好环境,造成了什么后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新课学习
阿纳萨齐聚落在美国本土的位置
阿纳萨齐聚落范围
……
州界
阿纳萨齐人大量砍伐当地的森林,周围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由于没有森林涵养水源,土壤被冲刷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了,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案例4:
(四)聚落的兴衰变化
阿纳萨齐聚落遗址
新课学习
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
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失。
结 论 4
新课学习
自然原因:火山、地震等;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破坏森林;
过度放牧,破坏草原;
排放污水,污染河流等。
聚落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思 考
拓展延伸
视频: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拓展延伸
楼兰古城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拓展延伸
楼兰消失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
毁灭于地形和自然变化;
第二种说法认为:
毁灭于人类过度开发;
第三种说法认为:
消失于战争;
第四种说法认为:
消失于瘟疫疾病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有些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或被人们放弃,或因毁灭而消失。这使我们懂得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聚落的变化记录着( )。人们可以通过( )查询的方式,了解聚落的变化历程。
历史的变迁
课堂练习
资料
2.聚落的名称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 )。我们可以从地名了解到该地以前的( )、经济和( )方面的一些情况。
改变
课堂练习
自然
文化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并不都会( ),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人们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失。
日益繁荣
课堂练习
4.近年来,人们在我国的罗布泊沙漠里发现了许多古聚落存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说明( )
A.聚落的规模会随着发展而不断壮大
B.古代的聚落往往不容易保存
C.地名作为景观的标志,往往比较稳定
D.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的也会被人们遗弃
或消失
D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作业布置
聚落的标志——名称
聚落的兴衰变化
聚落发展
与景观变化
聚落的规模变化
聚落的性质变化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