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16课 三国鼎立
单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科 七年级历史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题目是《三国鼎立》,按照《课标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观点,三国鼎立属于“政权的分立”的表现,“三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表现统一与割据矛盾最为典型的时期。”学情方面《课标解读》认为:“三国的故事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是家喻户晓,初中学生理应有所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会也应该紧紧抓住统一与割据的矛盾这个核心,这样才能把握中国古代史上的这个重要现象。”在知识目标上,《新课标》要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怎样去完成这个知识目标?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比如从地理条件方面看,地理形势造成了三国的相对隔绝。从力量对比角度看,吴蜀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曹魏一时还缺乏统一的人力和物力。从主观因素上看,三大集团各自形成了一个人才群体,使得人才智力因素相对均衡。不过,一直以来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节目,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考量这段历史。从政治基础方面看,三个政权都得到了当地世族豪强的支持,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历史人物运用政治智慧斗争的结果。一方面这可以清楚地讲述历史发展的脉络,但是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形成一个误区,即人们在以政治的视角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忽视了经济因素的策动力。为增进人们多视角地了解这段历史,本课试图从经济的视角,观察三国鼎立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下面是本课多视角的分析:从经济因素方面看,东汉末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的军阀混战,北方失掉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而此时相对安定的江南、益州的经济有所发展,故出现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成为魏、蜀、吴三个政权存在的经济基础。军阀割据是农业经济分散发展的结果。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使国家的统一遭到破坏;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统一北方,使他具备统一中国的优势;但是“赤壁之战”的结果表明,统一中国的时机还不够成熟。此外,从经济视角看三国还符合“经济决定政治”的理论。这样教学,既是理论指导实践,又是在用实践检验真理。三国鼎立是东汉政治败坏、军阀割据发展的结果。三个政权力面对东汉末期留下的烂摊子奋发有为、重新收拾旧山河,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在汉、唐盛世之间,起到承先启后的积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特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基本史实;三国鼎立形成的基本标志: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从“经济”的视角,以经济为主线,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论从史出”的原则,引导学生把握三国鼎立的形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出现,以袁绍和曹操实力最强,后者采取屯田弥补先天不足;官渡一战,曹操取胜的关键在于袭击敌方粮草,掐断敌军的生命线,极大地扰乱敌方军心;北方获得统一使得曹操具备统一全国的优势,然而,实例弱小的孙刘采取联合的策略,在赤壁之战中以弱胜强,阻止了国家的统一,确定了政权分立的基础。三足对峙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努力发展经济,以维持对峙的局面,因为三方都希望由自己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对经济因素的作用给予关注,并初步把握国家统一与割据的矛盾,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的背景及其意义。
(二)教学难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形成与经济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渡之战的背景,如何深入浅出地分析以使学生理解十分困难。赤壁之战的完整经过,头绪过多,学生系统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的选择
(一)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演示。
(二)教学资源 《三国志》、《剑桥中国秦汉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历史地图、人物图片、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都来自于这部小说——或者据此拍摄的影视剧作品。 可是,历史和小说能划等号么?“三国”在史学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小说到历史,思考小说和历史的不同。回忆小说剧情,以便和历史对比。 直接切入正题,引出下文。
教学过程 一.东汉末年的形势东汉末年,始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史料中得到结论。1.外戚宦官交替擅权2.经济崩溃,民不聊生。3.政治败坏,军阀割据。《东汉末军阀割据图》解析为什么袁绍和曹操的实力最强。小结:1.外戚宦官交替擅权2.经济崩溃,民不聊生。3.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提问:军阀割据有哪些危害? 阅读史料,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思考:这个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其中那几个军阀的实力最强。思考并回答问题。分析袁绍和曹操两强相争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掌握背景知识,与东汉的历史衔接起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景。
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袁绍的优势。曹操的对策。官渡之战幻灯片展示若干史料。分析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智慧。仔细分析屯田的好处,以及根据材料说说屯田的方式。幻灯片演示官渡之战动态过程。提示学生抓住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提问:曹操取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袁绍的优势主要是什么方面的优势?2.曹操最重要的措施是那一项?3.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后,袁绍要想反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为主动,只有主动攻曹。但是这种做法风险巨大,必须胜利,否则在道义上将出于万劫不复之地。思考:袁绍究竟有没有迈出这危险的一步呢?4.思考曹操求贤若渴的故事。5.观察官渡之战的动态发展过程。6.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笔记。7.思考:曹操统一北方对于全国的统一来讲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曹操统一中国的努力会取得成功吗? 通过曹操逆境求存的举措,了解曹操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让学生明白曹操“屯田”等诸多做法在当时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更有利于解决自己的军粮问题。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通过思考和回答“曹操取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再次加深对“经济基础很重要”的印象。
三.统一未遂:赤壁之战提问:赤壁之战前,曹操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播放幻灯片“赤壁之战”动态动画。提问:曹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为什么还会战败?图示演示,赤壁之战的结果。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赤壁之战之后,曹操专注经营北方,不再轻易大兵南下,对南方采取防御为主。五.小结从经济的视角解析三国鼎立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清理本课的教学顺序。 思考和回答问题。观看赤壁之战的Flash动画过程。曹操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会不会持久?为什么?结合历史地图,掌握三个政权的统治方位、都城。思考:曹操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根据表格信息,思考三个政权之中实力的强弱次序。并思考:三国鼎立会不会长期延续? 让学生明白赤壁之战是曹操是为了统一中国而发动赤壁之战的。动机尽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但战败的结果表明,统一全国时机还不够成熟。明确“三国”的概念和意义。三国鼎立的局面无法持久。让学生明白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暂时的,因为实力对比还很悬殊,只要孙刘丧失结盟,那么三国鼎立便很快会被瓦解。
板书设计
第13课 三国鼎立一、东汉末年的政治形势1.经济崩溃,民不聊生。2.政治败坏,军阀割据。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1.袁绍的优势。2.曹操的对策。奉天子以令不臣。屯田:官屯和民屯。下求贤令。3.官渡之战。200年,曹操统一北方。三、统一未遂:赤壁之战时间:208年目的:统一中国。结果:曹操失败退回北方。四、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魏。(三国鼎立)初步形成。221年,刘备建蜀。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正式形成。小结
PAGE
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都来自于这部小说——或者据此拍摄的影视剧作品。
可是,历史和小说能划等号么?“三国”在史学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小说《三国演义》书影
一、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
汉质帝即皇帝位之后,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外戚梁冀手中。他专横跋扈,无所不为,不可一世,汉质帝在一次朝会中,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将军也”,表示自己的义愤,惹得梁冀大怒。后来,梁冀让人在面食中下毒,将年仅8岁的汉质帝毒死。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现象
东汉宦官专权
每当小皇帝上台,因其年幼,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成人后,想亲政收权。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皇帝所能依靠也就是宦官,而宦官一旦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权擅政。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现象
“(155年)二月,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170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万,皆著黄巾,同日反叛。” ……
——《后汉书·桓帝纪》
——《后汉书·灵帝纪》
东汉末年发生什么了?
“(178年)是岁……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后汉书·灵帝纪》
“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请选重臣以居其任。……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后汉书 · 刘焉传》
当时的社会怎么了?
结合对地图的利用与分析,这些军阀中,你认为对时局最有影响力的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
二、官渡之战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袁绍、曹操剧照
从地图来看,袁绍和曹操的对峙中,谁更有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奉天子以令不臣。
招募流民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下求贤令。
曹操的对策
你认为那项措施最关键?
曹操像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你同意他的观点么?
“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都许,乃下诏书于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
——《后汉书 · 袁绍传》
“绍每得诏书,患有不便于己,乃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操以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鄄城(Juàn,山东兖Yǎn州西),以就全实。操拒之。”
——《后汉书 · 袁绍传》
曹操采用建立大规模农业戍屯军(屯田)的办法来对待已经变化的农业的社会基础。为了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曹操或者鼓励地主把他们的依附者安置在荒废的土地上,或者利用政府的力量把无地农民集中起来……把他们作为国家依附农民安置下来。……政府仍然能够从“官田”上获得固定收入。
——《剑桥中国秦汉史 · 第十二章》
曹操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广泛聚集人 才,嬴得李通、李典、许褚、任峻、吕虔、荀彧等人的支持,延揽各方英雄为其效力,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强的领导核心。
曹操求贤若渴的故事很多,你能举个例子么?
时间:200年。
地点:官渡。
人物:袁绍、曹操。
事件:袁绍主动进攻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随后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三、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为了统一全国,率20万大军南下,试图消灭南方的刘备和孙权。
时间:208年。
目的:曹操为了统一北方。
结果:孙刘联合,采用火攻战术。曹操战败,退回北方。三个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
赤壁之战
“三足” 鼎立的形成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219年,孙权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得荆州。 (初步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史称“蜀汉”或“蜀国”。
222年,刘备亲率大军欲夺回荆州,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大败刘备。同年,孙权向魏称王,国号“吴”,建都建业。(完全确立)
220-265
229-280
221-263
从经济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蜀)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等到中心地区经济有相当的恢复,分立局面便不能继续而自然地归于统一。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 P202-203 )
一、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
1.外戚宦官交替擅权,政治黑暗;
2. 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3.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三、统一未遂: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废汉自立,东汉灭亡,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小结
拓展空间
小说《三国演义》与“三国”这段历史相对照,有哪些出入?
小说中的“貂蝉”是杜撰出来的,没有史实依据。
“三英战吕布”也是虚构的,目的是夸大吕布的勇猛。
“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
“草船借箭” 是孙权的策略,而且时间发生在赤壁之战后。
“火烧赤壁” 的是周瑜,不是孔明。
“刮骨疗毒”是虚构的,华佗在此之前就被曹操处死了,原因是给曹冲治病很慢,导致曹操生疑。
“骂死王朗”、“空城计”是虚构的。
…… ……
谢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 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解析】这题考察学生对“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茅庐”历史故事的了解,要求知道三国茅庐的当事人都有谁、谁在“顾”、谁又“住”在茅庐。这题的难度较少,因为A和D作为干扰选项的迷惑性不足,很容易被排除掉。21cnjy.com
答案:C
2.阅读右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 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 洛阳
B.刘备 成都
C.孙权 建业
D.曹丕 洛阳
【解析】这题要求学生能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区分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和过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历史地理知识,能将政权名称、政权建立者与政权所在地及其都城能正确对号入座。
答案:D
3.黄巾起义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形成军阀割局面。其中,黄河中下游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袁绍
【解析】这题看似是死记硬背才能做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实际上也可以从推理中逐步排除错误选项;因为东汉末年谁的实力最强,既需要看该军阀的割据区域大不大,还需要重点看他的割据区域在哪里。古代中国自夏朝以来至东汉,其基本规律是:作为统治中心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其原因是,农业在当时是最重要的经济行业、是政权实力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所以割据于黄河流域的军阀实力应当最强,因此排除A、B选项。黄河流域中的C、D两位军阀,其中D的地理条件又最好,因此答案就应该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D
4.赤壁之战中,属于战争同一方的是[ ]
A.曹操 B.刘表 C .刘备 D.孙权
【解析】这题从题干来看一定是多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战争的同一方显然不可能只有1个人,否则没必要强调“同一方”,因此答案至少得有2个人。由于限定于“赤壁之战”这个具体战役,因此需要排除不属于当事人的选项。因此,答案自然剩下C、D。
答案:CD
二、主观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其中“人谋”指的是什么内容
(2)“然操遂能克绍”说的是哪一次战役
【解析】:该题既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察学生“结合所学”的能力。考点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和重要战役。21教育网
答案: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注意招贤纳士,招收和提拔人才。(2)官渡之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