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一次工业革命说 课a 1、 本课的地位:
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是世界近代三股进步历史潮流的源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第三节,它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是本章的中心环节。教材简析2、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来确立。
教学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2、能力要求: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教学目标具体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容量大、信息多的特点,直观形象地理解教材,掌握“论从史出”的材料解析原则。
3、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好奇性强,有一点分析能力,但理论水平低,材料解析原则基本没掌握,对老师依赖性强。
视频导入
放映《英国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边图片展示边介绍;
2、列表总结检测主要成就。
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式谈话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懂得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看书,归纳工业革命产生于英国的条件及其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初步获得工业革命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视频导入
放映《英国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特点,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边图片展示边介绍;
2、列表总结检测主要成就。
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式谈话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懂得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看书,归纳工业革命产生于英国的条件及其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初步获得工业革命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视频导入
放映《英国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学生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其为什么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里程碑,通过比较分析法理解蒸汽动力的重大意义。 3、看书,对比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分析瓦特蒸汽机的优点及其出现的重大意义。 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四、课堂小结,显示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辩证分析历史事件。
2、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其基本形成的影响。
指导学生从殖民国家、殖民地、世界联系三方面考虑。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通过中西对比分析,从而深刻理解当今深化改革、科技立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五、纵横联系,关注现实
探讨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在中国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 帮助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四、课堂小结,显示知识结构。 六、巩固练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课后探究
要求学生就工业革命的评价写一篇小论文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 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2、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其基本形成的影响。
指导学生从殖民国家、殖民地、世界联系三方面考虑。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
1、采用问题探究法,启发式谈话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多媒体容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注意补充运用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由感性至理性,深入浅出地分析理解工业革命。
3、注重分析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4、注意历史的纵横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关注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特色 如何全面地评价工业革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怎样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
请大家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写一则500字以上的小论文。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1、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动力:人力
特点:细而易断 阿克莱特
(钟表匠)动力:水力
特点:粗而结实克隆普顿
(工人)动力:水力
特点:细而结实2、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4、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发明人国别内容年代史蒂芬孙英火车1814年富尔顿美轮船1807年瓦特英改良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英水力织布机1785年克隆普顿英骡机1779年阿克莱特英水力纺纱机1769年哈格里夫斯英珍妮纺纱机1765年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我,还要大。”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反国际交流推向全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报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 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原因 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社会进步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开端 珍妮纺纱机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到欧美 19世纪中期英、法、美先后完成小结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开端 珍妮纺纱机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到欧美 19世纪中期英、法、美先后完成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开端 珍妮纺纱机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到欧美 19世纪中期英、法、美先后完成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开端 珍妮纺纱机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到欧美 19世纪中期英、法、美先后完成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技术革命社会革命提高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社会进步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开端 珍妮纺纱机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到欧美 19世纪中期英、法、美先后完成两个前提 五个条件 小结 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进 程扩展 影 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经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经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们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 《共产党宣言》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工业革命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变更社会关系
C、加强工人剥削 D、掠夺殖民地
(4)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5)材料二所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6)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