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9 14:16: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思路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港、澳、台问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老师抓住“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由理论上升到实践这条线索积极的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概述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过程,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及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和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和决心。
②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③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充分认识到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宏伟气魄和非凡智慧。
教学重点
香港顺利回归;海峡两岸的交流。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打出《望大陆诗》《乡愁》两首诗,然后提问,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探究回答。教师讲解导入新课。
基础探究:你知道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吗?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由来
学生探究回答后,老师借课件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三个步骤。并指出香港问题是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2、澳门问题由来
学生探究回答后,老师结合课件介绍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并指出澳门问题也是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3、台湾问题由来
学生探究回答后,老师结合课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并明确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而香港、澳门属于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过渡提问:国家分裂、骨肉分离,如此美丽的香港、澳门还有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相分离,是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忍心看见的!那么港、澳、台问题怎样解决,实现祖国统一呢?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政策?学生回答:“一国两制”。并由此引入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形成的?这一伟大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意义?快速浏览课本第一目的内容,找出课本中的有效信息。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在学生回答后利用幻灯片展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一国两制”的涵义
在学生回答后利用幻灯片展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一国两制”的意义
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过渡:“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由此过渡到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①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情况。②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港、澳问题?③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要意义?④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关系经历了怎样发展?(暖流)⑤分析阻碍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寒流)
三、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的回归的历程
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后,能够在课文里找出香港回归的基本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归纳总结。
2、澳门的回归
对于澳门的回归学生能够明确: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于回归的基本过程不作展开。
学生讨论探究: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用多媒体给予总结:前提条件——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群众基础——全国人民渴望回归。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从港澳、中国、世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打出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总结。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四、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台湾问题
1、两岸关系发展与交流——暖流
在前面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老师打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归纳两岸交流的一些基本史实。1987年台湾政府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90年代,两会成立,并达成“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新的阶段;2005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会见胡锦涛总书记,自1945年以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并形象的给学生
指出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股暖流,且不断在加强。
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寒流
学生讨论探究: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教师打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猖獗(李登辉、陈水扁等);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美国、日本等)。形象的指出这是寒流,是逆流。
多媒体打出胡锦涛发表的对台讲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归纳指出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得出结论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必将完成!
探究总结:
1、课堂测评
①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因素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被各方接受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英国、葡萄牙政府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
②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请思考:
——凌青
1、这首诗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2、你从诗的后两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课外延伸
①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比较两件大事,谈谈你的主要感想。
②请你以在校中学生的名义给台湾所谓的“总统”、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写一封信,陈述你对祖国统一的企盼和你心中的愿望,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统一。
3、知识结构体系归纳
说教学反思
这堂课依据课程标准,老师认真设计了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的一些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讲到台湾问题时个别学生可能有过激的情绪,老师要注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