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9 14: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认识它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史料与数据、运用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分析图表等方法,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竞争十分激烈,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并逐步形成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性以及文明演进与付出代价共存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⒈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影响。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认识它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故事的形式(“工厂主威廉的幸福生活”),将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故事中,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内容、阅读课本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海外殖民掠夺——资金、
⒈条件
②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
  
③手工工场发展——技术
⒉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保障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纺织业: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运用

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发明和运用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的形成和发展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1.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来临
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经济结构、
阶级结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环境问题)
2.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条件:
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大家知道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哪儿举行吗?
答:中国上海。
问:那么哪位同学又知道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哪儿举行呢?主办国主要展出了些什么?
答: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这次博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一个叫做威廉的人的角度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设计思路:出示1851年世界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机器图片,引出18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然后,明确本节课学生学习思路:听故事,探究问题。首先,介绍故事主人公威廉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主人公上班途中所坐的新式交通工具,及回忆篇中蒸汽机的发明,厂房篇中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史实,了解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并通过比较分析工厂与手工工场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比较问题的能力。
投影:工厂主威廉的幸福生活
人物小档案
姓名:William
国籍:英国
生活年代:19世纪中叶
职业:工厂主
投影:上班篇
William是英国的一个棉纺织工厂主,他的厂房建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工业区内。1837年3月4日早晨William用过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着新式交通工具    准备到厂里上班。
A、汽船   B、小汽车  C、火车   D、私人飞机
问:当时威廉可能乘坐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答:汽船、火车。
汽船和火车虽然一个行驶在水上,一个在陆地上,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以蒸汽机为动力。
从此,人类的交通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
投影:回忆篇
沿途William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听到隆隆的机器声,不禁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家族企业创始人Old
William创业时的艰难情形:
18世纪中叶随着飞梭的出现,纺织机器也不断更新,Old
William的小作坊也慢慢变成大工厂,但这些工厂只能建在偏远的河流峡谷,交通十分不便,遇到枯水期工厂只好停工休息……
从威廉的回忆中能否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什么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答:动力。
问:从这段回忆中我们是否可以找到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答: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提起棉纺织业,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在前面讲到中国近代史时在哪里也提到了棉纺织业?
答: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和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自然经济解体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答:正因为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英国的棉纱棉布采用机器生产,价廉物美,竞争力强,中国的土纱土布的销售因此陷入困境。
那么威廉的工厂又是怎么解决动力问题的呢?
投影:
想到祖辈创业的艰辛,William感慨万千,幸亏一位名叫   的工匠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后,在1784年终于改良了原本粗重且耗煤的   ,人类才第一次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动力源,William的家族企业也因此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条横线内应该填什么内容?
答:瓦特;蒸汽机。
问:瓦特改良蒸汽机除给William的家族企业带来生机以外,还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引起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随着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威廉的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投影:厂房篇
不一会儿工夫,
William就到了自己的工厂,他看到的是一排排用蒸汽机作动力的纺织机器,一群群各就其位、分工明确的工人熟练操纵机器,一匹匹花色众多的漂亮棉布不断被生产出来……William沉浸在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幸福之中……
问:威廉看到的这种工人分工明确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被称为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答:工厂制。
在此之前,生产主要在手工工场中进行。
投影: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问: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答:……
投影:
手工工场与工厂制比较表
工具
规模
分工
纪律
手工工场
手工工具
较小
较粗
较松
工厂制
机器
较大
细密
严格
设计思路:结合办公室篇中威廉找出的四张反映17-18世纪英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资金、市场、科技、政治四方面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从而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说明问题的能力。
投影:办公室篇
视察完厂房,
William到了办公室,他处理完一些文件后,马上投入时间阅读棉纺织业新技术的书籍,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最近他还正为William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写一本书,让Little
William们好好学习,牢记父辈们的奋斗史,其中一章他要写这场伟大的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他们的祖国,他特地找到了四张反映17—18世纪英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
投影:海外殖民活动;圈地运动;手工工场的发展;1688年“光荣革命”。
问:想一想,这些图片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海外殖民活动——资金、海外市场;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支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政治保障。
设计思路:结合办公室篇中威廉阅读的报道(展示报纸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并得出结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工业社会。由此,学生也可以加深对工业社会概念的理解。
投影:办公室篇
看完四张反映17—18世纪英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William又随手拿起当天的报子来阅读,其中有一篇报道吸引他的注意—工业时代:生产力的辛酸史,这篇报道让他认识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问:这篇报道反映了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来临
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经济结构、
阶级结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环境问题)
设计思路:结合回家篇中亨利表兄的来信内容,让学生质疑、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成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影:回家篇
忙了一天的William回到了家中,他收到一封来自法国表兄亨利的来信,亨利也是从事棉纺织业的工厂主,以下是信的大致内容:
亨利准备到英国考察与William家族在英国合资办厂的事项,一行人3月6日启程,预计3月9日可到达,请他尽快做好前期准备尤其是新技术报告;此外亨利抱怨最近法国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他的企业的产品准备销往亚洲一个叫China的国家,问William有没有兴趣和他合作?
某同学对“回家篇”提出以下的质疑,请予以解释:
亨利表兄的来信中的“合资办厂”、“3天可到英国”、“准备向中国销售产品”,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一目,找出答案。
答:“合资办厂”——行业和国家生产的互补性,密切了国际交流。“3天可到英国”——交通运输革新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准备向中国销售产品”——生产的扩大促使列强对外扩张。
设计思路:出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示意图、英国经济学家的评论、《共产党宣言》中的评论,引导学生结合上述材料信息自主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所发生的新变化,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整合信息说明问题的能力。
由此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投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示意图
投影: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请思考:这段话体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特征?
答:①英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②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了生产和生活原料;③从国外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
投影: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们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问: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1.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密切,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亚非拉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卷入世界市场;
3.客观上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投影:整体结构(小结归纳)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海外殖民掠夺——资金、
⒈条件
②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
  
③手工工场发展——技术
⒉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保障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纺织业: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运用

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发明和运用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的形成和发展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1.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来临
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经济结构、
阶级结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环境问题)
2.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条件:
影响:
探究练习:
乔治(1788-1866年),是英国一家棉纺织厂的工厂主,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有时这个月呆在英国,下个月便到了美国,再下个月人又在印度或中国了。虽然很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除了本国以外,他还在欧美和印度等地区开了几家工厂。他看到一份报告,说英国棉织品的生产量从1785年的4000码增加到1850年的20亿码,增长了49倍,全世界46.1%的棉花是由英国加工的。他为此而欢欣鼓舞,准备干出更大的事业,于是他又想到了中国……
⑴乔治从伦敦到华盛顿可以乘坐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⑵乔治在印度的工厂是如何运转的,其产品会对印度有何影响?
⑶乔治所看到的这份报告可以说明什么情况?
⑷从乔治“又想到了中国”联想开去,试揣摩其心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