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说课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说课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9 14: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反思评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 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发展。这些制度主导着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对维护国家统一起着促进作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二 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条件、过程及意义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培养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和资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展示,学会在网络中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难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四 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
1、三环教学法
2、史料研读、新闻解读
3、调查访问、网络学习五 教法、学法展示自主探究成果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总结探究感受六 教学过程推进新课课堂小结学习延伸情景导入课前
探究
一、课前探究提纲自主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前提
2、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说明三个制度发展历程)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3、了解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
条件、内容、特点、意义
4、了解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
1、采访了解醴陵市政协或人大职能
2、上网等方式了解你最熟悉的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后的发展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1949年全国政协会上的讲话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新中国应采取怎样政权组织形式?
新课讲授:
第一环节
了解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展示自主探究成果)
第二环节
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色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第三环节
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结探究感受)
1、前提:

2、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说明三个制度发展历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的成立第一环节
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展示和交流自学探究成果)3、请同学以记者身份介绍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
和一届人大的概况。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
条件
特点
①代表广泛性②代行人大职能 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覆灭
②中国共产党的倡议
③毛泽东作了理论上的指导第一环节 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展示和交流自学探究成果)检测习题1、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结束
B、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其他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2、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检测习题3、1954年《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检测习题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方针的提出C检测习题5、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
均由藏族公民担任。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向
西藏投入400多亿元; 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
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60多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在西藏贯彻落实了 ( )
A、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平等原则
D、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经济平等原则B检测习题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为真正实现我国境内各民族的平等
D、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C检测习题第二环节 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色
(合作探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政协职能:
2、我国实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共有过亲密合作,
为民主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②在过渡时期各民主党派支持改造,为经济的恢复和社会
主义过渡作出贡献
③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监督党的领导等3、特点:①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政协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②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③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第二环节 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色材料1: 建国初期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指钱、捐物,积极支援抗美援朝并都表示拥护、支持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改运动的指示和决议。帮助当渡过难关。
材料2: 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而努力,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行径;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战、独裁政策。
材料3: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主要国家机构的产生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第二环节 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色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九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九十七条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司法部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关系和美国总统、国会、法院之间关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 国会(立法权) 联邦法院(司法权)人




会总统(行政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统 (行政权)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两党轮流执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总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比较1、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3、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2、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
代表或议员组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第二环节 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色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意义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来实现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结合地图说明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前这些地区落后的原因。材料1: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十分复杂,封建制、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公社制这四种社会形态并存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存在生产衰落、疾疫流行、人口锐减等危及民族生存的厄运。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根本在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社会制度。
材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材料3: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 结合地图和以下史料谈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重大意义。第三环节 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请学生用一句话描述你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深刻的感受。
教师示例:
新中国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 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小结: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协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学习延伸: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世期建立不同民主政权,进行民主尝试。
通过这些探索,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进程的认识
七 自我评价本课设计立足与学生的终身发展,采用新闻解读,史料信息等方式,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时代感,操作性强。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形成较好的课堂氛围。但教学中也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知识结构与教材体系不一致。
2、课堂资料阅读量与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