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9 16: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第 2 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材分析】课程目标: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设计图的重要意义。教材地位:
在本单元内容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生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有初步了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破坏。但经过重建民主与法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的坚实的政治基础,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外交往来的成功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重点: “文化大革命”中法制遭破坏的表现及文化大
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历程。
难点:1)“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的原因。
2)如何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教学目标】【教法简介】教法:
先学后教法、讨论法、启导法
学法:
阅读法、讨论法、调查法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
的曲折发展一、看一看,想一想 二、自主学习三、自主探究四、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中国基层民主 村民委员会选举 海选村官我国的民主建设不断深入、不断完善。
体现了《宪法》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 幻灯片2、3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我国《宪法》中的什么精神? 四十年前 曾经有位老人手拿《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这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是保护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严惩的”。【小故事】文化大革命动乱国家机器陷入瘫痪,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公民人身权力遭到极大践踏。1967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点评:当国家的法律不能维护一国元首之尊严、一国元首之生命时,其国民之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反之,一国之法律无视国民之命运,则一国之元首也不能幸免。刘少奇主席之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这位老人经历了怎样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老人掷地有声的话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自主学习】一组: 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历史原因、过
程及对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表现?二组: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为什
么能得到健全?采取过哪些措施?三组: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体现在哪些方
面?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原因历史原因:1)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 “左”
倾错误的发展;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
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3)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遭遇挫折,社会主义被质疑。国际原因:2、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①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红卫兵运动
(特点:打、抢、砸);② 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践踏。
典型事例:刘少奇冤案;③ 顶点: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和民主法律制
度破坏。表现为: “全面夺权” “全国人
大停会” “砸烂公检法”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2)1982年修订的宪法3)各项法律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原因: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表现:意义: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打下基础;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十六字方针4)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宪法进行规定 你知道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吗? 你知道与我们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吗?部分行政法比一比看一看谁知道的法律种类多?经济法【自主探究】1)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建设教训来看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怎样?2)文革后为什么能不断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民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3)如何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结合你所了解的现实生活你认为在我国实现这一方针应具备哪些条件?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紧密结合起来的。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1.你怎样理解从“法制”到“法治”这一字之差所体现出来的变化?【拓展延伸】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被告的败诉率则从21.98%上升到25.67%。阅读上述材料并思考: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说明了什么?2、看材料,想问题:
  在我国民主与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相违背的现象?你认为要真正改变局面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山西洪洞县成功解救31名黑窑厂工人。获
救工人大多遍体鳞伤,其中8人神智不清。 当地警察:不是你们的人不要管 至少有1000名孩子被骗至山西黑窑厂做苦工,最小只有8岁,最大13岁。400多位父亲在网上联名发求救信,40余名落难孩子被解救,但当地警方只允许解救当事人的孩子。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涉嫌倒卖童工,一名劳动监察队员甚至把被解救童工补发的300元装进自己腰包。 卖官者身后的买官者不应忽视? 图说“权钱交易” 3、调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种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对比一下,看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彭德怀、陶铸追悼会红卫兵运动展开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8次接见全国各地来京“串联”的红卫兵1000多万人,天安门广场成了红色的海洋。【教学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注意课内课外延伸 【有待探讨的问题】1、知识结构的整合到什么程度中学生能够接受
的,如何做好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