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0 13: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这课书,分四个部分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全过程。第一目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第二目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太平军胜利进军南京以及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西征和东征的情况。第三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诠释了太平天国前后期这两个建国纲领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第四目“太平天国的失败”,阐明了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落、衰落的过程及其失败的经过。在教学中,要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与过程,要引导学生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进行评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
(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理解两者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4)剖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3)通过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太平天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的原因
想想议议:
同学们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官逼民反”的意思是讲,老百姓本来是最安分守己的人,只不过由于官府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最后生活不下去了,只好起来造反。
鸦片战争后,由于鸦片和洋货大量输入,白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紧张。在这一情况下,清政府无力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于是把这一款项都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向百姓加收苛捐杂税,致使老百姓的生活极度困难。
正是由于清政府加紧了对平民百姓的盘剥和压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而造成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开始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它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害严重。
在1843~1850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有十几个省爆发了七十余起规模较大的农民暴动。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的总爆发。但要把十里八乡人们组织起来共举大事,并非易事,不知洪秀全是采取什么办法把农民动员起来的?
洪秀全通过创立拜上帝教的方式来发动民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义。1843年洪秀全根据《劝世良言》而创立拜上帝教,他写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体现了拜上帝教的主要主张。洪秀全宣传说:“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清朝皇帝是“阎罗妖”,人世间的欺压和掠夺,都是“阎罗妖”造成的。他号召广大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洪秀全的这套说教对发动民众管用吗?为什么?请结合大屏幕上的材料进行思考。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材料三:(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原道觉世训》
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大力宣传平等思想,反对压迫和剥削,这正是广大农民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它能吸引广大群众。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洪秀全把清朝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丑化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阎王”“妖怪”。“阎王”“妖怪”是人们最不喜欢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清朝的统治者放在人们的对立面上。把推翻清朝统治的号召,以封建迷信方式表达出来,对当时的人们十分有号召力。
从大家的剖析中可知,洪秀全创立的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帝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其目的就是号召人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经过广泛宣传和发动,拜上帝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反清势力逐渐壮大,最后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六人领导核心,起义的条件成熟。1851年初,太平天国运动在金田村爆发。下面我们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打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图,请一位同学充当历史讲解员,按照示意图上所标明的太平军行军的路线,向同学们讲解太平军从金田向南京进军的情况。
同学们,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介绍太平军进军南京的情况。它的大概路线是:金田→永安→桂林→全州→长沙→武昌→南京。太平军在攻下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朝形成对峙局面。太平军进军南京途中,有几个重要关口,我们要注意:第一,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第二,太平军在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册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为王,初步建立农民政权,史称永安建王。第三,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是否就万事大吉,目的就达到了呢?不是的。一方面清军在南京郊外和扬州分别设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天京形成包围之势;另一方面,远在北京的清朝中枢机构还在不断地调兵遣将,企图消灭太平天国。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决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西征。下面我们用列表的方式整理太平军北伐、西征和东征的情况。请同学们来填写。
太平军北伐、西征和东征情况
时间
将领
战况
作用和意义
北伐
1853年5月
林凤祥、李开芳
北伐军曾攻到天津郊区,终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而失败
牵制了大量清军,给清朝造成严重威胁
西征
1853年5月
赖汉英、石达开
夺取安徽、湖北一些重镇;在湖南与湘军交战失利;在江西大败湘军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地盘
东征
1856年4月
秦日纲
先后摧毁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
解除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包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过渡)太平天国自定都天京后,通过多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巩固了天京的中心地位。太平天国一方面在外围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另一方面在内部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太平天国政权。下面,我们看看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制度建设的。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
1、
内容:
⑴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过渡】:从以上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另外还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⑵产品分配问题: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
思考:你如何看待《天朝田亩制度》?
2、评价:
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会建设农民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过渡)太平天国除了在前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外,在后期它还颁布了另一个治国方案——《资政新篇》。下面我们来学习《资政新篇》
(二)《资政新篇》
1、
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2、评价: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那么,我们把它的主要内容与《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对照,看两者之间有什么突出的不同。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完全不同。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在政治上具有鲜明的近代资本主义色彩,而《天朝田亩制度》所维持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社会模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资政新篇》在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它没有反映出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和愿望;而《天朝田亩制度》所要维持的是小农经济。两者也完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强烈平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小农色彩,而《资政新篇》则具有突出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资政新篇》的出台,脱离了太平天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也没有反映农民对土地的迫切愿望,不能挽救太平天国后期的危局。由于当时战事紧迫,它也没有实施。从这一点看,它的结局和《天朝田亩制度》有相似之处。
【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四、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一)天京事变
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天京变乱的经过
3、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三)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1856——1864):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可以作为补充内容)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
失败原因:
主观:A、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战略上的失误
【设问】:运动期间,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例是?结合书中48页、49页小字阅读材料,想一想太平天国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西方殖民国家对此做何反映?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过渡】: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有那些?
2,时代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3、教训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无科学的理论武器,无法承担重任
[延伸新课]
结合时代特征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答案要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社会里,与以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太平天国的兴起借用了西方基督教教义的一些成分。(2)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3)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4)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最后失败。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
作业
板书设计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