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0 16: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3、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起火的集装箱内装有电石、金属钾、钠等危化品,人们猜测起火及爆炸可能与它们有关,真正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以上描述中划线部分的分别属于(

A、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B、建立假设
提出问题
C、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
制定计划
4、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
A、2400厘米
B、40米
C、0.24千米
D、350分米
5、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6厘米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墨水瓶的高度
6、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  )
A
 
B
  
C
 
D
7、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矮粗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矮粗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8、下列关于量杯刻度线画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9、北方冬天某一天气温为-40℃,河水上方结一层冰,则水与冰交界处温度(  )
A.4
℃,
B.
0
℃   C.
-40

D.
略高于-40

10、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1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12、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变量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1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5、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6、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①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③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④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17、有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18、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19、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
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20、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提出问题、假设、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
D.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二、简答题(28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填入恰当的单位,使下列数字符合实际:
(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
(3)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
(4)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

22、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成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适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桌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
排球场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三角尺
23、用滚轮法测某圆柱体的周长时,某同学用纸进行包扎时,不紧贴圆柱体,则测量值要比实际值偏

24、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是

25、如左图所示的圆的直径是_______cm,如右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6、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用℉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某同学的体温为37.2℃,因此读数也可以记作℉。(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如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该小石块的体积为     厘米3,如果某同学在测小石块体积时,把甲、乙两图颠倒了,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将比真实值    。
     
28、如上右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 _____,因此要用火焰
的       来加热。
29、一支用后未甩的体温计示数是38.5
℃,一位粗心的护士把它消毒后给病人测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5
℃,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9
℃,那么体温计的示数是

30、某科学兴趣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

(2)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1、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8种票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右表的数据,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由数据可推理____________ ___面额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2)在使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______________     ____数据(填“细菌总数”;“每张的细菌数”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面额
细菌总数(个/30张)
每张的细菌数(个/张)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cm2)
2角
126150
4206
34
5角
147400
4913
34
1元
363150
12106
68
2元
363100
12127
67
5元
98800
3293
16
10元
145500
4833
27
50元
25700
857
4
100元
12250
408
2
32、小明家准备装修房屋,他和爸爸、妈妈一同到商店买木地板。售货员向他们宣传,硬度高的木地板质量较好。同时拿出甲、乙、丙三种不同品牌的木地板样品,用小刀在这三种木地板上刻划,然后向他们推荐划痕最不突出的丙品牌地板。小明看后对爸爸、妈妈说这种比较硬度的方法不科学,并详细说明了应该怎样控制变量然后才能进行实验比较。爸爸、妈妈听了小明的建议后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请你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判断,在售货员所做的演示中,影响木地板划痕深度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33、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⑵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⑶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⑷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
有关,与
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
有关”的实验结论。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答题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28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1)
(2)
(3)
(4)
22.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成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适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桌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
排球场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三角尺
23.
24.
25.
26.
27.
28.
29.
30.(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3小题,10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31.(1)
(2)
32.
33.(1)
(2)
(3)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CAD  DCDBD  ABDBD   CDBDC
二、简答题
21、(1)mL
(2)mm
(3)km
(4)dm
22、课桌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
排球场的长度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三角尺
23、大
24、2.43cm
25、0.90  -6
26、99.0
27、2mL
20

28、外焰温度最高   外焰
29、38.5℃  39℃
30、(1)温度计   (2)第一组
三、实验探究题
31、(1)一元和二元  (2)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32、刻划时力的大小  刻划时的面积
33、(1)1和2  (2)1和3  (3)3和4 
 (4)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  
抛出物体的质量和水平抛出的速度  
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和水平抛出的速度
第10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1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