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概念: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理解什么是代议制? 特征:一般具有选举、议会、立法、政党等形式。 1215年,当时英国的国王约翰,经常发动战争,但按照英国的制度,国王的财政收入是有限制的,所以约翰经常向贵族征税。终于25个男爵忍无可忍,联合起来与约翰斗争,强迫约翰签署《大宪章》。 一、《大宪章》:“王在法下”传统的奠基 征税需征得纳税人同意材料: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余等如欲征收贡金与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住持、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材料: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材料:如余等或余等之法官,管家吏或任何其他臣仆,在任何方面干犯任何人之权利,或破坏任何和平条款……此二十五男爵即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其权力,以一切方法向余等施以抑制与压力,诸如夺取余等之城堡、土地与财产等等,务使此项错误终能依照彼等之意见改正而后已。保护贵族的人生权和财产权限制国王的权利问题:材料反映《大宪章》的哪些原则? 在英国政治传统中,《大宪章》无疑是最重要的。通过制定和颁布成文法限制国王的权力,体现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精神,所确定的原则后来被资产阶级重新解释,成为捍卫其权利的武器。 1264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议会后来形成由贵族、僧侣组成的上院和由乡绅、市民组成的下院。国王拥有召集、解散议会和批准议会法案的权力。二、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1、议会处死国王 材料:特别法庭:1648年12月6日,军方拘捕45位议员,且拒绝186人入内,进而有86位议员离场抗议。法庭强行通过有罪判决,宣布查理一世要为王国的分裂负责,判决查理一世国王死刑。 国王的确犯下过错,但是国王应该被处死吗?英国民众对国王是什么情感呢?国王是死了,可是,议会会赢吗?2、议会被迫解散 自此后,英国革命就迷失了方向;革命是维护议会的自由权利开始的,反抗国王的专制统治;但现在国王被处死,议会也失去了权力,起而代之的是一个强制性的力量,它完全以武力 为后盾。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
《英国通史》
1653年4月,克伦威尔派士兵驱逐议员,解散议会,建立起军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3、请回国王复辟 只有恢复正统君主的历史成例,才能恢复法统,结束军事专政;复辟王朝将会保证信仰自由和私有财产,大赦天下。
——查理二世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这是复辟不仅是王政复辟,也是国会的复辟。
——摘自丘吉尔《英语民族史》问题:怎么理解这句话? 国王不是原来的国王,议会也不是原来的议会。议会认识到,议会与国王是无法分开的,有约束的国王会成全自己。4、议会主导“光荣革命” 1688年11月,应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光荣革命”,议会选择和平的宫廷政变,没有流血牺牲便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重新划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光荣革命”的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三、《权利法案》: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划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国王哪些权力受到限制? 2、议会有哪些权力和自由? 3、谁的权力更大? 4、为什么大部分条款谈的是“权力”,却冠以“权利法案”之名? 《 权利法案》的全称是《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 权力是指政府拥有的权力,权利是指国民拥有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是为了保障国民的权利。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一大核心理念。 《权利法案》回避了一个很重要的权力,那就是行政权。当时是国王掌握行政权。因此《权利法案》只是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四、改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渐完善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 材料: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会说 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握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乔治一统治时期,内阁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乔治一世和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带来发展的良机,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的做法牢固地确立起来。 材料: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没有得到下院的支持,邀请上届内阁阁员入阁时受到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当国王与内阁出现矛盾时,内阁是如何应对的? 首相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再政治上共进退。 材料:1782年,诺斯—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一百多名反对派议员落选,换上了小皮特的人。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问题:当议会遭到内阁的不信任时,内阁采取了哪些方式? 内阁集体辞职,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小皮特解散议会构成一个新的惯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支持时可以抛弃原来的议会,重新选举,直接求得选民的认可与支持。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运作图 国王国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王 首相
(政府首脑) 内阁
(政府) 议会
(下院) 选民 多数党领袖 形式上批准 提出内阁名单 对议会负责形式上任命授权组阁 对议会负责 监督政府行政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不信任案政府集体辞职 不信任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立法、行政大权。2、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材料:1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1832年改革,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1867年改革,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1884年改革,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1918年改革,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1928年改革,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选举权。问题:1、英国选举权逐渐突破了什么限制? 2、这个变革持续了多长时间?3、为什么英国人这么沉得住气经过这么长时间
才实现选举权的普及?阶级和性别接近一百年英国自光荣革命以来一直用渐进的改良方式进行政治制度的建设。 英国循序渐进的政治传统内涵丰富,值得认真挖掘。它的形式颇为稳定,如君主制、议会、陪审制等,几乎一成不变。人们常说英国政治保守成性,英国绅士行事古板,其根据主要在此。然而人们往往忽略另一方面,即同一形式之下的内容却往往因时、因事而异,不断转化更新。适时变革与尊重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成为国家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1)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2)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
政治主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3)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治体制
发展模式。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发展保障?稳定社会?走上民主?树立模式探究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影响?
近代以来, 中国之所以不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曾经到过英国的王韬指出,英国的“富强之本”,并不在于它的“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所向无敌”,而是在于它在“光荣革命”之后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当今除英国外,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不丹你知道吗?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不丹新国王旺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