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0 21: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
部门间相互促
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
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
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为什么叫火车吗?
这是因为最初的火车使用了蒸汽机,它是烧煤的。
蒸汽机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板书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英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归纳:
前提: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的政局一直相对稳定,同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直接原因)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
师生互动:工业革命首先在新兴的棉纺织业中进行。
过程评价: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棉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多根纺线的纺纱机——“珍妮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教师过渡: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部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同时也引发了其他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部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业,标志: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了解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必然会对纺纱的技术提高提出要求。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英国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为什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一时期的棉纺织机器存在什么局限性?
师生互动:(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但是这些棉纺织机器的动力都是水力,从而使工厂的建设必须在靠近河流的地区,限制了工厂的发展。这就要求摆脱限制的新动力的出现。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填补了这一空缺。
2.动力革新:1785年,英国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问题情境:蒸汽机比起人类原来使用过的原动力相比,它有哪些优越性?
蒸汽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②动力强大;③便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拓展:英国——法、美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标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自主探究】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⑴相似点: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⑵不同点: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⑵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P31英国就业人口比重》表与“历史纵横”)。
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历程:首先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工业革命后出现一系列工业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现在又有了反城市化的浪潮(城市居住郊区化),出现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开始了对城市格局的规划。请同学们调查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城市是如何规划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的。
⑶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⑷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自主探究】阅读P32【学思之窗】请思考: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原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
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三、【师生互动】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⑤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
⑥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四、【本课小结】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使运输机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使世界经济联成一体,机器代替手工,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五、【本课测评】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提示: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六、【学习延伸】
恩格斯把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做了比较,你如何理解。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谈一谈。
课后习题
1.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工场
B.作坊
C.工厂
D.机器
【答案】 C
2.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产生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 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这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答案】 A
第一
次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回答5~10题。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大机器的推广
B.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工厂的广泛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含义。它指的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
【答案】 C
4.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C
5.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D.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A、C两项表述不正确,应排除。B、D两项比较应排除B项。
【答案】 D
板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